還有一年江海就要中考,對兒子寄予厚望的媽媽已經開始著急了,天天督促兒子好好學習。前些天她又帶著江海來我家,因為江海開始厭學,他們想來尋求一個解決辦法。
"江海這孩子怎麼對學習一點責任心都沒有?他怎麼就厭學了呢?每天他眼睛盯著書本,其實他心思常常不在書本上,思想經常開小差。
"一次,我看見他正在看政治書,就提問他攤開的那一頁的幾個問題,結果他一個也答不上來,你說這不急死我嗎?
"馬上就要中考了,他一點都不著急,我督促他好好學習他還嫌我囉唆。我還不是為他好嗎?這孩子真不識好歹。"
江海媽媽一臉無奈地說。
江海接過媽媽的話茬兒,對我說:"不是我不著急,其實我也很想好好學,誰不想考重點高中啊?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對學習一點興趣都沒有,一看書就頭大,一提學習就煩。"
"江海上小學時,學習成績很不錯,初一時成績也還可以,怎麼到了初二他就厭學了呢?若考不上高中可怎麼辦呢?"江海媽媽看起來比兒子還要茫然、焦慮。
當前,中小學孩子厭學是非常普遍的問題,這幾乎成了影響孩子生活、給孩子和家庭帶來不快的最重要因素。
孩子厭學的表現主要有:讀不進書,學習沒興趣,一想到學習就煩躁、焦慮,學習效率明顯下降,學習時容易疲勞、無精打采,甚至在學習時出現頭痛、頭暈、腹痛等身體症狀。
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很多,父母要了解孩子厭學的具體原因,對症下藥,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
其實,不用江海和他媽媽說,我已經知道了江海厭學的主要原因。那就是媽媽總在學習上給他施加過多的壓力、提出過高的要求。
江海是個老實的孩子,他不很聰明,但是比較聽話。小學時,媽媽要求江海好好學習,江海就會很認真地聽課、寫作業、看書,按部就班地遵照老師和父母的安排去做。
江海那個時候這樣做,其實主要是為了討得老師和父母的歡心。因為每次他取得好成績,老師就會表揚他,父母也會喜笑顏開。
上初中後就不一樣了,由於科目增多,學習內容加量,學習難度逐漸加深,江海越來越感到學習有些吃力,成績也開始慢慢下滑。
媽媽期望兒子上重點高中、重點大學,發現兒子成績下降,她有些著急,就常常數落兒子還不夠努力,且每次都向他提必須考前五名、前三名的要求。
媽媽的數落和要求讓江海感到很煩躁,本來他在學習上已感到很吃力,這下更是力不從心,索性"破罐子破摔"、得過且過了,開始馬馬虎虎地應付學習。
上初中的時候,我有一段時間也出現了厭學情緒。幸好初二時遇到了一位很會教學的班主任老師,在他的幫助下,我又逐漸萌發了對學習的熱情和濃厚興趣。
班主任老師根據我的特點教給我克服厭學的辦法,簡單地說,主要是"製訂計劃"、"規範學習步驟"、"掌握學習和記憶方法"。
他告訴我:"你一定要製訂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每天按照計劃來學習,不能漫無目的地亂抓、亂撞。
"比如,今天有數學課、政治課、英語課、物理課,你早自習、上下午自習課和晚上安排這幾門課的預習、複習、作業等任務就可以了,別的先別想。"
以前,我常常下課後就急忙寫作業,常常會忙亂地邊翻書邊寫作業。
班主任老師知道了這一點後,告訴我:"你這樣學習效率比較低。正確的做法是,每節課前先預習,再帶著問題聽課,老師講完課要及時複習,不要忙著寫作業,要複習完後再寫作業。"
班主任老師會不失時機地教給我一些學習方法,比如腦、手、眼、口等多感官並用學習;理解記憶、聯想、對比記憶等各種記憶法;先完成小目標的學習任務,然後不斷提高目標要求;每一節、每一單元、每一章、每一冊書學完後要總結等。
此外,班主任老師還告訴我,學習時要注意勞逸結合、有張有弛,保證飲食和睡眠,這些都是搞好學習的重要保證。
在班主任老師的幫助下,我接下來的學習果然輕鬆多了,也有效率多了,成績也慢慢上來了。
成老師心語
孩子厭學常常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缺乏學習興趣、缺乏有效的方法等,以致孩子難以在學習上體驗到樂趣和成就感。
要克服孩子厭學的情況,父母就要避免以上這些因素,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過高的要求,而是要設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幫助他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使他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孩子撒謊問清原因再教育
孩子撒謊是有原因的,如有的孩子做錯事怕受懲罰,有的孩子因為某種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因為無法區分真實和想象,或者因為虛榮怕被瞧不起等,從而說出違背事實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