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實力雄厚、待遇優厚的跨國公司招聘兩名職員,吸引了很多應聘者前來應聘。

考試分兩輪進行,按照規定,考官要從第一輪考試中挑選 3個人進入到第二輪麵試,然後由主考官選擇兩名留下。

兩個小時後,第一輪考試結束了,小張、小李和小王進入了第二輪麵試。能從上百名的應聘者中脫穎而出,可見 3個人的能力相當突出。

第二輪麵試給出的題目是這樣的:假如你們 3個人一起去沙漠探險,在返回的途中,車子拋錨了,你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是你們 3個人隻能從 7樣東西中選擇 4樣隨身攜帶。你會選什麼?這 7樣東西分別是:鏡子、刀、帳篷、水、火柴、繩子、指南針。而其中帳篷隻能住兩個人,水也隻有一瓶。

小張選的是刀、帳篷、水、火柴。

主考官問小張: “為什麼你第一個就要選刀? ”

小張說: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帳篷隻夠兩個人睡,水也隻有一瓶,萬一要爭起來,要是女孩子我可以讓著點,這男的,要是為了生存加害於我呢?所以,我把刀拿到手,也就等於把主動權控製在了自己手中。 ”

小李和小王選的 4樣物品相同:水、帳篷、火柴、繩子。

小李解釋說: “鏡子在沙漠裏沒什麼用,就不要了;指南針呢?隻要有手表就行了;刀沒必要,在這茫茫的沙漠上,沒有一點活物,更別說具有攻擊性的動物了;而水是必需品,雖然隻有一瓶,但可以省著點喝;帳篷雖然隻能容納兩個人睡,但是我們 3個人可以輪流休息;火柴也是路上必不可少的;而繩子可以用來把 3個人綁在一起,這樣在風沙很大目不見物的時候,就不會失散,而且如果遇到沙崩,有同伴掉到沙堆底下,還可以用繩子把他拉回來。 ”而小王給出的解釋與小李的解釋基本相同。

最後,主考官決定將小李和小王留下。

“陷阱解讀”

小張為什麼會被淘汰出局呢?很簡單,現在的單位都強調團隊協作意識,而小張在緊要關頭隻顧自己,把團隊中的同伴當成了假想敵。其實,他可以和兩位同伴通力協作,讓整個團隊一起渡過難關。當他選擇用刀來防備同伴,甚至準備在關鍵時刻把它插向同伴的胸膛的時候,他已經把刀插向了自己。

實際上,單位是一個講究團結協作的組織,團結協作是一個單位能夠處於不敗之地的基礎。因為隻有員工之間團結互助,才有可能創造巨大的效益,才有可能在第一時間解決棘手的問題,使單位順利渡過難關,穩步向前發展。如果你毫無團隊協作的意識,凡事隻顧自己,對別人不管不問,那麼你不僅會被同事們孤立,也不會得到領導的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