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溺於自責、悔恨是一種不健康的情緒習慣,而且過分地自我懲罰隻會使自己越發遠離成功,一錯再錯。所以,人不要拿自己的錯誤一次次地懲罰自己,而應忘記過錯、重新開始。勇敢地向前邁進。
生活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常常有活得累、活得艱難的感覺,“活得太累了!”也成了現代都市人的普遍感慨。然而你是否明白,這其中主要的因素還在你自己。
“活得太累”這句話,不知道這個“累”主要是指什麼,大概是指“賺錢辛苦”、“生活不易”諸如此類吧。但是,我們掙錢固然重要,可掙錢的過程是否輕鬆,這也許比掙錢本身更為重要。就像一位老人所說:“要想活得輕鬆其實很容易,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其實也很簡單,隻要不拿自己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就行了。”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有了一點過錯、挫折、煩惱,就終日沉湎在無盡的自責、哀怨、痛悔之中,難以自拔。那麼,其人生境況就會像泰戈爾所說的那樣:“不僅失去了正午的太陽,而且將失去夜晚的群星。”
有的人犯了小錯誤,雖未受到懲罰,但由於道德感過重,自責自貶不已,甚至辱罵自己、討厭自己,患了厭己症。總覺得別人在責怪自己,感到惶惶不可終日,甚至深居簡出、與世隔絕。這樣不僅失去了快樂的心境,也影響了自我的精神狀態。
在某所中學裏,有這樣一個班級。這個班的大多數學生總是為過去的成績感到不安,他們總是在交完考卷後充滿了憂慮,擔心自己不能及格,以致後來還影響到了下一階段的學習。為此,一位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教師想到了一個方法,他準備為這個班的學生做一次心理輔導。
一天,在實驗室裏講課時,他先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上,麵對學生一言不發地掃視半天。學生們不明白這瓶牛奶和所學的課程有什麼關係,隻是靜靜地坐著,望著老師。忽然,這位老師站了起來,一巴掌把那瓶牛奶打翻在了水槽裏,同時大聲喊了一句:“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學生們看到這種情境,還是有點不明白其中的緣由。於是,老師叫學生們圍攏到水槽前仔細看一看。他問學生:“你們看到了什麼?”一位學生膽怯地小聲說道:“我看到牛奶全淌光了。”老師說:“你回答得非常正確,牛奶其實早已經淌光了。但是,我希望你們永遠記住這個道理,不論你怎麼樣後悔和抱怨,都沒有辦法取回一滴,就像你們過去的考試,都已經成了過去的事情。如果你們事先能想一想,加以預防,那麼這瓶牛奶還可以保住,可是現在晚了。我們現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記,然後注意下一件事。”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這句話包含了豐富深刻的哲理,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能重新開始,不能從頭改寫。為過去哀傷、為過去遺憾,除了勞心費神、分散精力,沒有一點益處。也許,你正籠罩在昨天失敗的陰影裏;也許,你正為自己一時粗心而辦砸了事自怨自艾;甚至,一次次的不如意,已讓自卑悄悄地纏住了你。那麼,就請你記住保羅博士的話:“我們現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記,然後注意下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