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3~4歲:寶寶不斷在成長,教育要跟上腳步(4)(1 / 2)

那麼,作為父母,如果寶寶總是被人欺負,又該怎麼辦呢?首先,要學會接納寶寶的情緒。寶寶受了欺負,他是被傷害的一方,這個時候,父母的一頓斥責隻會讓寶寶不安的情緒雪上加霜,而充分接納寶寶的情緒,給他慰藉和幫助,讓寶寶感受來自父母的關愛,這樣反而更有幫助。

與此同時,父母一定要保持足夠的冷靜,和寶寶進行有效溝通,了解寶寶出現這種局麵的真正原因,可能原因在於別的寶寶太霸道,也可能是自己的寶寶惹惱了別人的寶寶,弄清事因才能找出根本的解決之道。

另外,父母也要正確地引導寶寶摸索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你的寶寶被別的小朋友壓在身下,如果你隻是上前一把把寶寶拉開,讓他避開這場衝突的話,是遠遠不夠的;你要做的應該是耐心而親切地對寶寶說:

“這次媽媽在你身邊,可以幫你把小朋友拉開,如果下次又遇到這種情況,媽媽不在你身邊,你會怎麼辦?”用這種引導的方式可以幫助寶寶逐漸找到合適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寶寶被別人欺負時,很多父母一味地強調忍讓,這樣隻會讓寶寶滋生怯懦心理,遇事退讓,難以塑造堅強的性格。父母在教育寶寶如何應對此類事情時,也要給寶寶灌輸這樣一種理念:不能被人欺負,但也不能仗勢欺負別的寶寶。告訴寶寶發生爭執的時候,要以一種友好與合作的方式來解決衝突,這樣才會讓寶寶慢慢學會獨立麵對問題,並逐步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三、3~4歲大寶寶智能訓練方法

大動作能力訓練

(1)交替單足跳躍

目的:練習單足跳躍,保持身體平衡。

玩法:讓寶寶複習單足站穩,然後練習單足跳躍,一手扶物保持身體的平衡,待寶寶熟練之後漸漸離開所扶之物而單足跳躍。單足跳躍時待身體穩定之後再更換另一足跳躍,一般習慣使用右腳的寶寶先練右足,熟練之後再練左足。

意義:主要是學習保持身體的平衡,體重落在單足的前方約4~5平方厘米麵積上(成人約7~8平方厘米),不平衡就會摔倒。單足跳躍省力輕盈,是跳越障礙和許多球類運動的基本功。

(2)區別動植物

目的:培養寶寶分類和思考能力。

玩法:父母應有意識地給寶寶創造觀察動物和植物特征的機會,並隨時教寶寶學習動植物的知識。可以帶寶寶到動物園了解動物習性及有關知識,到農村了解植物的有關知識,在實踐的基礎上,大人經常拿出一些動植物圖片,如牛、花、狗、蘿卜、梨、蘋果、兔子、貓、白菜等,讓寶寶指出哪些是動物,哪些是植物。寶寶回答後,還可讓寶寶說出自己知道的另外一些動物和植物。

在此基礎上,漸漸擴展寶寶的認識水平,如問寶寶牛吃什麼,睡在哪裏,蘿卜是怎麼來的等。

(3)跳格子

目的:練習雙足離地跳遠。

玩法:在格子(20×20厘米)地麵,雙足站在格子外,身體用力向前跳躍看看能否跳過格子,雙足落在格子之外。如果暫時不能達到,可以練習幾次。經過練習後,向前跳躍時,身體與雙腿的動作同步,跳的距離就能加大。雙足落地時身體要向前才能站穩,如果身體靠後就會坐到地上而不能跳遠了。

意義:跳躍是培養寶寶身體的彈跳能力,初學時先學習雙足同時離地跳遠,技巧進步之後再要求跳高。學會彈跳便於越過障礙,如跳過水溝、跳過爛泥等。在雙腳離地的基礎上再學著向高跳。

(4)接從1.5米以外拋來的球

目的:鍛煉預見皮球落點的能力,用身體去適應。

玩法:先練接反跳球及1米拋來的近球,讓寶寶學會手的適應動作後再退到1.5米或2米處,使球落點在寶寶的肩下和膝上方便的地方。再漸漸練習落點在肩上或膝下或左或右,使寶寶學會用身體適應而接住。

意義:接球要求手疾眼快,身體靈活。練習能促進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