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4~5歲:你的寶寶已長大,教養來點兒成人化(2)(1 / 3)

這麼小,他就懂得狡辯了,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再這樣下去怎麼行。強強媽覺得自己需要想點辦法了。

一天,強強媽像往常一樣,張羅了有葷有素的幾道菜,等到強強爸爸把蠔油生菜端上桌的時候,強強媽有意說了句:“好新鮮的蔬菜啊。”邊說邊動筷子,還一個勁兒地誇獎這菜好香好香,可是,強強根本無動於衷。

後來,強強爸爸帶著自然而又不失神秘的語氣說:“聽說那些神通廣大的大力士都是非常喜歡吃蔬菜的,哎,知道那個奧特曼嗎,他也是靠吃蔬菜來增加力量的。”強強媽也在一旁附和著:“是嗎,我聽說大力水手最愛吃菠菜了。”

聽強強媽這麼一說,強強將信將疑地看著各色蔬菜,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夾了幾根放進自己的小碗。

看強強還在猶豫,強強媽馬上又不動聲色地說:“蔬菜裏含有豐富的營養素,怪不得那些大力士吃了它們能恢複神力、打敗魔獸啊。”

這時,隻見小兒子毫不猶豫地把蔬菜放進嘴裏,皺起的眉頭也舒展開了,還很認真地說:“奧特曼愛吃的東西味道就是不錯!”

在身份確認敏感期,偶像對於寶寶來說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這種時候,如果父母能夠恰到好處地借助偶像的力量,就可以很好地幫助寶寶培養好習慣、糾正壞毛病。

不愛吃蔬菜的強強就是因為對自己的偶像有崇拜,甚至是敬仰的想法,所以,即便是麵對自己不愛吃的蔬菜也能心甘情願地去改正缺點。而且他的偶像是個行走於星球之間、神通廣大的人物,這也極大地滿足了寶寶對宇宙這一神秘空間的好奇和探索欲望。當然,強強父母的“雙簧計”也著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充足的“聯想”理由與精湛的“表演”技巧足以說服寶寶乖乖地改變不良習慣,而不會使其產生“被騙”的感覺,所以,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強強才會真正地信服父母,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2.繪畫的敏感期:我在亂塗亂畫中長大

嬰兒從出生後下半年開始,學會用拇指與食指拿東西,這就為書寫、繪畫能力的發展打下了基礎,而多數兒童過了周歲就能畫畫了。這個時期過後,寶寶總是不斷地要求大人繪畫,因為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

兩歲以後,寶寶開始會使用鉛筆或蠟筆畫一些簡單的線條、圓圈、線團等簡單、粗糙的符號,盡管如此,他們也一樣樂在其中。

3歲以前,寶寶會對自己畫出的線條聯想到並說出自己偶然想到的形象,但是成人很難辨別出他們畫的到底是什麼。比如,畫的圓形,他們會說畫的是爸爸,從圓形中畫出四條線,他們會說這是爸爸的手和腳。

到了四五歲,所畫的畫常常是他們感受最深的東西,而且能夠抓住事物的特征,讓人一看就知道畫的是什麼。而5歲的寶寶已經逐漸能自己繪畫了,甚至還會把自己知道的事物和動作一一排列地畫到紙上。

6歲以後,寶寶依然會通過繪畫的方式不斷地表達自己對生活、自然以及周圍發生事情的真實感受和心靈感覺,不過,他們的作品不再像以前那樣簡單,繪畫的語言、手法也逐漸豐富起來,而且他們對細節的興趣也更大了,把細節畫得一絲不苟。

可以說,繪畫就是寶寶天生具備的一種語言形式,而他們對繪畫所表現出的癡迷和創造潛力也往往令成人驚歎不已。在繪畫中,寶寶恰恰是根據內引導,傾聽心的呼喚,不斷地表達著自己的所見、所聞與所思,而寶寶的喜好、情感及對生活的感悟也恰到好處地融入其中。

因此,當你的身邊也有這麼一位“小畫家”時,千萬不要對他們的行為過多幹涉,對他們的想法指手畫腳,對他們的作品評頭論足,因為在這個時期,寶寶的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這隻不過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隻不過是他們自然成長的一種體現。學會讓寶寶自己張開想象的翅膀,自己發現藝術的奧秘,按照自己的思路自由地表達自己,才是為人父母最需要做的事情,要知道,教育的意義是幫助他們成長,而不是教給他們什麼。反之,如果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隻會破壞寶寶的繪畫天賦和創作熱情,使寶寶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此後都不願意拿起畫筆。

不要亂指揮,讓寶寶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繪畫敏感期就是寶寶天然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內心理解和喜好,任意地去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與所思,表達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不同於成人的感悟。在這種時候,一個充滿自由氛圍的環境,可以鼓勵寶寶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的真實感覺和想法,毫無疑問,這樣做保護了寶寶的繪畫天賦,也保護了寶寶表達他對世界的認識與理解,這對寶寶來說,也是一種愉快而幸福的成長經曆。這麼看來,家庭可以給寶寶的,原來隻是愛寶寶的自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