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4歲時,開始喜歡拿著畫筆亂畫。
有一次,眼看強強的“作品”就要完工了,強強媽指了指畫紙問他:“強強,你畫的是什麼呀?”
強強得意地對媽媽說:“我畫的是小汽車!媽媽你看,我的小汽車還有翅膀哦。”
看著這幅可笑至極的“作品”,強強媽不覺地笑出聲來:“小汽車怎麼能有翅膀呢?哈哈,你看,這裏競然還有5個輪子。寶貝,你見過5個輪子的汽車嗎?”
還沒等強強開口,強強媽就趕忙拿過他的畫筆,邊比畫邊說:“來,媽媽教你,小汽車應該是這樣畫的。”
可是,強強聽了,一臉的不悅,之前的興奮表情也蕩然無存。隻見他一把奪過畫筆,扔在地上,跑回自己的房間。
從那以後,強強就很少願意畫畫了。
很顯然,強強已經進入繪畫敏感期了,但因為有了家人所謂的“引導”,甚至日後都不願意再拿起畫筆。
這種現象無疑讓人遺憾。生活中,不少父母往往會隨便製止寶寶的“亂畫”行為,隨便糾正寶寶的畫,甚至是隨便妄加評斷寶寶的作品。其實,寶寶即便是畫了藍色的蘋果、方形的太陽、長得比樹還要大的花朵那又何妨,殊不知,這才是寶寶最自然的創造性和思維能力,這才是他們天賦發展的最自然的體現。
讓寶寶自由地去發展他的繪畫天賦,任寶寶漫無目的地亂畫,學會欣賞寶寶的作品並利用有利時機讓他能盡情探索,或許這才是為人父母最需有的智慧。
從“亂畫”到“會畫”,這是不可缺少的過程
敏感期中的幼兒往往對敏感對象表現出令成人不可思議的癡迷熱情,而幼兒繪畫敏感期到來時也是如此。
從兩歲開始,幼兒嚐試畫線狀團;3歲左右有了運筆意識,畫畫的形狀大多是不規則的梨形、圓形及其他簡單形狀。不過在這之後,兒童開始意識到自己能力有限,於是會不斷要求大人給他畫。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們又漸漸開始自己畫畫。在這個時期,兒童已經基本能夠從宏觀的角度來觀察事物,進而能夠漸漸畫出一個事物的基本輪廓,畫出人物的頭部、四肢和軀幹,但是還不能畫出多少細節內容。再之後,兒童開始把握細節,對微妙的神態也有了感覺,所畫的畫也變得生動而奇妙。可以說,兒童對敏感對象表現出來的癡迷、熱忱的狀態,使他們達到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也使他們深入事物的本質,掌握事物,並最終改造和創造事物。毫無疑問,這一變化也在無形中淨化著兒童的心靈,讓兒童發現了非凡的美。
有段時間,一向喜歡尋高往下跳的強強突然不跳了,而是在桌上專心致誌地畫起畫來。強強握著筆不斷地在紙上繞著圓形曲線,之後又任意在紙上畫出直線和曲線組成的各種圖形。強強媽仔細欣賞他的畫,並時不時地讚美著:“哇,媽媽覺得這張像獅子、這張像喇叭花等。”就這樣,強強一畫就是2個月。
有一次,強強媽帶強強坐雙層巴士,之後他便瘋狂地畫雙層巴士和公共汽車,這種狀態持續了將近一個月。可是有一天,強強突然不畫了,而是開始不斷要求媽媽為他畫各種各樣的汽車,當強強媽試著鼓勵他比照實物或是圖片畫時,他總是說:“媽媽,我不會畫。”
前幾天,強強媽帶強強去他的小表哥家裏玩,強強看見哥哥在地上畫房子,便也要求畫。起初他總是一張接著一張地畫大大小小、各式各樣、功能齊全的汽車,接著開始畫其他的,有爸爸、媽媽,也有電視機、遙控器、手機、杯子等,還有兔子、小貓咪這些小動物,跟以往不同的是,現在的強強不是一邊看一邊畫,而是先認真地看然後再慢慢地畫。比如,在他畫小貓咪的時候,會先看看小貓咪,然後再抓起小貓咪數數有幾條腿,最後才跑到桌旁一氣畫成。除此之外,與前兩次不同的是,這次強強畫畫時不再說:“媽媽,我不會畫。”而是隻要看到想畫的物品,他便有勇氣嚐試著去畫。於是,強強媽有意拿給他一本仿真汽車的小冊子,讓他來畫。可是,過了幾天,當強強媽翻看他畫的消防車、救護車、大卡車、坦克等時,眼淚差點湧了出來,因為從他的畫中已能清楚地分辨出畫的是什麼車了!
當繪畫這種特殊的語言逐漸成為兒童描述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真實感受的時候,伴隨他們成長的畫筆不僅給他們帶來喜悅,也不斷地為父母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比關注寶寶藝術天賦更為重要的就是給寶寶足夠的自由,讓他去畫。因為隻有有了自由,寶寶才會按著自己內在的需求去創作;隻有有了自由,寶寶的內心才會變得強大,他們的創作熱情才會延續。就如故事中的強強媽一樣,正是因為她懂得遵循寶寶內心的需求,寶寶才能盡情地釋放自己的繪畫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