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訴說未來是騙別人,沉湎過去是騙自己(2)(1 / 2)

為了賠償這條鑽石項鏈,她和老公開始省吃儉用,辛苦工作,用了整整10年的時間才還清債務。多年以後,馬蒂爾德在一次閑聊中得知,那條項鏈隻是一個高仿品,根本不值錢。為了一條廉價的項鏈,賠上了自己10年的青春和幸福,這種痛苦又有誰能理解?

在上麵的故事中,馬蒂爾德是一個被騙者,也騙了自己,教訓可謂深刻。因為虛榮心,因為不去溝通,沉湎在過去的錯誤裏,讓自己活在苦悶的世界裏,這樣的情形屢見不鮮。

人生很短暫,真正屬於自己的快樂更是珍稀,為何還要為了迎合別人而欺騙自己呢?為什麼不能為了自己真實而快活地活一次呢?須知,真正有意義的人生是把握好當下,別在過去的痛苦裏沉淪,更不能為過去的失誤毀了現在的生活。

獲取美好的人生,首先要照顧到現在的日子。即使過去留下了痛苦的回憶,也不要隨意放縱自己沉溺其中,更不要輕易被各種假象所蒙蔽,以為自己的感受就是真實世界的反應。要學會設定生活方向與計劃,管理好自己的欲望,才能有更多輕鬆自在的快樂可言。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為了表麵上的光彩為難自己,比如在虛榮心的驅使下追求本不屬於自己的生活;或者無法從過去的痛苦中解放出來,而沉溺在失敗的記憶裏。這份苦,不是生活中應有的,而是自己設置的魔障,是人為的精神枷鎖。

人生真正的財富是上帝賜予我們的時間,這短短的幾十年時光彌足珍貴,必須追尋自己的夢想,獲得應有的快樂,才不枉此生。有的人活在過去的痛苦中,毀了現在的快樂,其實是與自己為難。

有一個年輕人失戀了,陷入了痛苦的回憶中。他抱怨女朋友不懂得感恩,懷疑自己缺乏魅力,終日陷在自責與悔恨中,白發悄悄爬上了他的額頭。朋友們都來勸解,並給他介紹新的女朋友,但是他沉迷在前女友的幻想中,始終提不起精神跟對方正常交往。

情感上的創傷,影響到這個年輕人的事業心,奮鬥的熱情沒有了,遠大的目標也不見蹤影。就這樣,他在頹廢的生活中變成了一個自怨自艾的人,絲毫沒有了年輕人應有的闖勁、果敢。結果,他的事業發展空間越來越小,逐漸失去了競爭力。

又過了幾年,以前的同學、同事聚會中,很少再見到他的身影了,大家隻是偶爾談到他,絲毫沒有最初的那種關切了。每個人已經習以為常,對他見怪不怪。就這樣,他被大家淡忘了,直至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一個人不應該活在過去的世界中,而應過好現在的日子,憧憬美好的未來。誰都無法獲得十全十美的人生,放棄對過往的糾結,享受眼前的快樂,才是聰明人的選擇。

事實上,人與人之間,沒有智力上的太大差異,有的隻是能否想得開、看得破,讓自己過上舒心的日子。而這種差異,不是別人造成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因此,善於與內心的自我和解,才不會自怨自艾;能夠與周圍的人和解,才會在原諒他人的同時放過自己。

和解,讓你靜享天賜安眠

步行中看風景,累了就要休息,讓身體得到舒緩,然後才能走得更遠,看到更美的景色。心靈也一樣,勞頓的時候要懂得休憩,包括放下過去的恩怨,照顧好眼前的感受。內心純淨無比,每晚都能安眠入睡,則生活沒有煩擾。

人群聚集的地方,總會有是非,也有利益的糾葛。人生的智慧在於,要有一顆和解心,與往事幹杯,迎接新的朝陽;放下糾葛,選擇握手言和。

懂得和解的人,善於調和各種關係,也能撫慰自己的心境,因此總是與快樂相伴。

按照經驗來看,心態浮躁、情緒激進的人容易與人結成恩怨,而後不懂得放手,從而引起對周圍環境的不滿,對人對己都沒有好處。

曾聽到朋友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婦人,平時溫文有禮,也很懂持家,常常一大早就在家門口洗衣服,但她會不定時精神病發作。剛開始,人們看到這種情形,以為那是在吵架,後來才知道,這是發泄情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