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過這樣的事情嗎?”我反問她。
“沒有,就那一次。”她說。
“那就不是強迫症。”我解釋說。這的確是強迫症的症狀,不過,既然隻有那一次,那就遠達不到強迫症的診斷標準。
“但是,這個症狀一定是有特殊意義的,你想過它的意義嗎?”我再次問菲兒。
她回答說,她不知道,她隻知道,當時她強烈地感覺到不安全,她一定要回去檢查一下她的花冠車的門和窗有沒有關好。
“花冠車有沒有關好,隻是象征意義,”我解釋說,“你真正擔心的,或許是其他地方有沒有關好。”
我這句話令她愣了好一會兒,她開始沉思,大約過了幾分鍾後,才回過身來說:“我想,我是擔心,泉和我走得是不是太近了。”
正是這個意思,菲兒表麵上擔心的是車門和車窗有沒有關好,但她真正擔心的,是自己的心有沒有關好。
為什麼要關好呢?因為她的內心深處感覺到,泉走近她,是一種威脅。那麼,菲兒為什麼要用強迫症一般的症狀來拉開泉和她的距離呢?
答案就是,在泉和她的關係上,菲兒的理性和感性、意識和潛意識常常是分裂的。她的潛意識、她的感性明確地感覺到,和泉在一起會不好,但是她的意識和她的理性卻認為,泉很棒,和他在一起會很幸福。
並且,在這件事情上,菲兒的理性太強大,這讓她的感性所捕捉到的信息不能被她的意識所接收到。但如果看不到這個信息,菲兒和泉的關係就會進一步發展,令菲兒陷入困境。因此,這個信息仍然要千方百計地冒出來,告訴她,和泉發展下去會很不好。
但潛意識的表達,一定是象征性的,我們如果硬要通過意識去看,理解起來很困難。
這正是菲兒兩次要檢查自己的車有沒有關好的深層心理原因。
┣ 真正的問題是,心有沒有關好
再回到菲兒和泉的關係上來。泉對菲兒,的確是百分之一千的好,他真心喜歡菲兒,而且菲兒也堪稱是他唯一的親密關係。除此以外,他沒有一個好的親密關係,既沒有可以稱兄道弟的同性朋友,也沒有一個能談談心裏話的異性朋友,已經34歲的他,到現在為止甚至都未曾談過一次戀愛。
這不是優秀不優秀的問題。如果隻從表麵上看,泉看上去夠優秀了,前麵已說到,他帥氣能幹、節儉、懂數種樂器。
那麼,問題出在哪裏呢?
就是出在他的自我評價上。泉的的確確認為自己“一錢不值”。一次,他對菲兒說,隻有當用“你就是一團狗屎”這樣的話來形容自己的時候,他心裏才感覺到一種舒暢。
為什麼會這樣?
原來,泉的家庭極有問題。他很小的時候,父母離婚,他跟爸爸生活,先是成了爸爸的出氣筒,爸爸常一邊用言語侮辱他一邊暴打他。後來,他爸爸再婚,脾氣有所改善,但從此以後,爸爸將泉當作自己未來的唯一指望,對泉的教育非常嚴格。泉也算爭氣,一路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大學走過來,最後還找了一份很不錯的工作。現在,他每個月一半的收入給爸爸,另外一部分給媽媽,他自己則節儉度日。
泉對父母沒感情,他的節儉也有特殊意義。他對菲兒解釋說:“我不想再欠那兩個人(指他父母)一分錢,所以我把多數錢都給他們,自己過得苦一點兒,那樣看到他們不知廉恥地享受,我就會舒服很多。”
也就是說,泉過著一種自虐的生活,他表麵上把自己貶低到極點,而且也過著一種苦行僧似的生活。但實際上,他這樣自虐,是一種精神勝利法,那意思就是:“我掙錢養你們,你們奢侈,你們不知廉恥地亂花錢,但我節儉,那麼我永遠是正確的,你們永遠是錯誤的。”
這顯然是一種大有問題的心理狀態。
但是,菲兒意識上看不到這一點。她隻看到,泉很優秀,泉很真誠,泉對她好得不得了。
當然,她看到泉的性格有問題,但她認為,她能拯救他、改變他糟糕的自我評價,讓他知道他有多麼棒,他有多麼優秀!
菲兒的這種想法,是一種嚴重的自戀。因為,如果泉自己拒絕改變,那麼即便世界上最優秀的心理醫生使出百分之一千的力量,也無法改變泉。菲兒隻看到泉的這種心態對泉的傷害性,卻沒有看到,泉內心深處是在享受這種自虐,因為這種自虐,他感覺自己像一個聖人。
這樣的一個人,盡管無比愛菲兒,但一旦他們建立起親密關係,十有八九也會陷入施虐和受虐的情感狀態。也即,因為泉內心中有一個“內在的父母”施虐與“內在的小孩”受虐的關係模式,他也會把這個關係模式套到他與菲兒的關係模式上。
其實,這種跡象已經顯現出來,譬如泉對菲兒絕對地順從。在戀愛前期或戀愛早期,菲兒或許會享受這種方式,但等兩人一旦建立起深度的親密關係,菲兒會感受到這種關係模式的痛苦。
從意識上,菲兒看不到這種危險。但菲兒的潛意識感受到了這一點,於是最終跳出來,阻止了菲兒繼續靠近泉。
┣ 潛意識製造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我們常說,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那麼,什麼是內心的聲音?就是你的感覺,你那些說不出來但又模模糊糊捕捉到的信息。這種聲音,要學會聆聽它,並尊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