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規律告訴我們,企業發展到一定時期必須依靠管理和文化,管理文化可以修煉管理者和員工的素養和品行修煉。爾格公司管理模式是:軍事+家庭+校園。所謂軍事化指管理者和員工的執行力,強調員工以完成任務、追求結果為己任;家庭式是指爾格員工一家人,以團隊合作,共同發展為目標;校園是指全員像學校中學生那樣定期學習修養。這種模式所形成的管理文化,要貫徹實施,就必須要得到全員的認同。
一、管理文化,首先需要管理者的修養
管理者屬個體,需要融合群體,被群體吸納,才能通過吸納個體的能量,積聚群體能量,使自身的能量得到最大發揮。爾格公司認為,企業是一個各部門車間關聯盟體,是由若幹個關係錯綜複雜的群體(或組織)構成,個體屬於群體的基本單位,並作用於群體,而群體作用於公司,公司就是在共同作用的推動下得以發展。作用的功效依靠能量,個體隻有融合群體,被群體吸納,自身能量才能得以發揮,並能獲得群體能量的支持和補充。同時,群體需要吸納個體能量,才能實現能量的積聚並被公司所吸納,從而推動公司發展。管理就是通過吸納個體能量,積聚群體能量,創造集合效益,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的。企業由關係構成,利益或情感是關係的紐帶,修養是關係的調和劑。管理者融合群體,被群體吸納往往不是因為其權力,更多的是因為其自身修養。修養是通過言行舉止表現出的氣質和涵養。按管理者和員工的素質要求,修養主要包含“文化修養,品行修養。”
二、管理者文化修養
管理者文化修養是受文化熏陶所具稟賦的知識內涵與品位。知識修養並不直接等同於學曆、資格,而體現的是學識、閱曆、技能等素質條件折射出的文化底蘊、氣質、涵養和才智,同知識結構、求知的價值觀及知識效能存在密切關聯。知識結構是指知識麵,含專業知識、邊緣學科知識、專項技術、生活常識等範疇。光學習專業知識,不了解社會形態,生活常識少,管理技能低,知識的層麵窄,文化底蘊淺,能發揮的管理能量就小。一名優秀的管理者除具備係統的管理知識外,還應博覽群書,關心社會形態,不斷豐富人生閱曆,並積極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識,培養遊刃有餘的管理技能。為此,公司專門設立圖書閱覽室、培訓中心、質量學校、管理溝通沙龍。通過多方麵的交流,無形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公司每年設立二個學習月,即三月份和十月份,在學習月中每天中午上班前1小時,集中學習,有管理、機械電氣等技術方麵的內容,也有人生哲理的內容。
求知的價值觀反映的是求知的目的和態度,是文化修養的核心內涵。人生的態度不同,求知的價值觀就會不同,所能創造的價值也就不同。有很大部分人少年貧困,於是就立誌刻苦讀書來過上幸福的生活,由於誌向短淺,一旦生活環境改善其學習的動力就大大減弱,人生的發展就會停滯不前。而胸懷大誌的人,確立了有益於社會的追求目標,刻苦鑽研,苦中求樂,不求回報,不斷進取,所創造的價值就勝過享樂主義者。隻有站在社會價值的高度來定位人生,追求才會擺脫金錢、名利的腐蝕和生存的庸俗。有品位的求知者不應該抱著享受和追求名利的利己主義思想,去追求學曆和資格。知識效能是指知識能量發揮的程度。學習知識的目的在於創造價值,而知識需要通過運用其效能才能產生。知識是先進的生產力,知識運用得越多,產生的效能就越大,創造的價值也就越高。運用知識是一個實踐,也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不去實踐、不去創造,學習再多的知識對於個人和社會都失去了意義。作為知識型的管理者就要善於用知識的能量去影響企業,積極營造科學管理和哲學智慧,使知識的效能轉變成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