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消耗大明的國運(2 / 2)

和楊炎認識這麼久,他也沒有問過這個問題,現在既然說到大明的後代君王,他也就順勢問了出來。

沒想到楊先生對他的評價這麼高。

朱標心中都難免有些得意。

然而還沒等他得意多久,便見楊炎又喝了一口酒後,輕歎道:“隻是……”

“隻是什麼?”

見楊炎欲言又止,朱標忍不住追問道。

楊炎其實想說,其實當朝的太子,壓根就活不到登上皇位的那一天。

隻不過他突然又不想說了。

因為這是未來的事情,說了也是無憑無據,再說了他也不認識朱標,現在的他隻想著,早日秋後問斬,早日回到原來的世界。

在這段時間裏,就和這個勳貴之後黃子順吹吹牛逼,這樣一來,黃子順至少能確保他在獄中等死的這段時間裏不至於受苦。

而他也樂於與黃子順這樣的有教養有不錯學識的人交談,順便教他一些東西,以打發獄中的無聊時光。

不過他被斬首之後,真的能夠回到原來世界嗎?

當時腦海中是出現了係統的聲音。

但在那以後,無論楊炎怎麼呼喚,係統都不再出現,真的是係統的聲音,還是自己的幻聽?楊炎甚至都不能確定。

所以,別說是朱標的未來了,就是他自己的未來,他也沒有底。

楊炎通過牢房的小小窗戶望了一眼外麵,悠悠感歎道:“隻是……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啊!”

朱標深以為然的點頭。

隨後,朱標又問道:“那按照先生的意思,皇上的封王戍邊之策,仍舊沒有解決得了藩王作亂的隱患?”

“不錯。”

楊炎點頭道:“但是,如果我沒有猜錯,當今聖上其實也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

朱標疑惑道:“此話怎講?”

楊炎道:“剛剛說過,洪武皇帝堅決推動封王戍邊之策,主要原因是他煞費苦心部下的三道防線,北能共製蠻夷,南能互相牽製,防止叛亂,但是大明的後世子孫不見得能貫徹他的戰略,一旦他的戰略體係遭到破壞,那麼封王戍邊將會隱患重重,甚至會再次重演曆史上藩王作亂的情形。”

“但是,相較於外臣和交兵悍將的威脅,洪武皇帝寧願軍權掌握在各大藩王的手上,因為即使有朝一日,藩王叛亂了,最不濟……這天下至少還是姓朱的!”

“這是最壞的情況,也是洪武皇帝的底線!”

話音落地,朱標豁然開朗,眼眸放光,而一牆之隔的朱元璋再一次怔住了,呼吸都下意識的加重了幾分。

封王戍邊的一係列戰略,確實是他翻閱無數曆史,苦思冥想所得。

如果大明的後世子孫足夠英明,堅決貫徹他的戰略,他相信能夠達到他理想中的那樣,北可禦敵,南可防亂。

但就像楊炎說的那樣,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他可以考慮得了一切外在的因素,但是考慮不了未來繼承者的品質,一旦有昏庸的繼承者,那麼他的戰略就很有可能被破壞。

在楊炎說之前,他確實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但是他思考過,他的戰略如果沒有能夠按照他的預想進行,或者說沒有達到他預想中的效果,那麼他的底線是……

這個天下,至少還是姓朱的!

這是他不顧群臣反對,仍舊堅決推行封王戍邊戰略的最核心原因,是他的底線,也是他的私心。

沒想到,這也讓楊炎看出來了。

這個楊炎,原本自己以為隻是有些才學,現在看來,此人非一般人也!

這樣的人,若不能為己所用,必誅之!

然而楊炎接下來的話,更是讓朱元璋屏氣凝神,表情嚴肅。

隻聽楊炎道:

“但我想說,洪武皇帝有一點是沒有想到的,即便他封王戍邊的戰略得以貫徹,仍舊會給大明埋下巨大的隱患!”

“甚至……會因此消耗大明的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