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過分。”朱標點點頭。
而一牆之隔的朱元璋聞言卻不禁老臉微微一紅。
楊炎說的是是實話。
而事實上也是如此。
曆史上的朱元璋,經曆了戰亂,以及建立大明百廢待興時的勵精圖治,仍舊誕下了二十六子十六女。
就像楊炎說的,這樣的生育能力,放眼曆史各位帝王,都是頂級的。
對於這一點。
朱元璋也不否認,反而引以為傲。
多子多福。
這個華夏的傳統思想,在朱元璋身上更為深刻。
因為他從小就嚐遍了失去親人的痛苦,經曆過朱家人丁凋零的破敗,所以登上帝位的他,當然希想要朱家人丁興旺。
他是這麼想得,也是這麼做的。
所以對於楊炎說他到最後至少有二十位親王,這點朱元璋是認可的。
這時,隻聽楊炎繼續道:“二十位親王,在曆史上算多的,但對於整個泱泱大明而言,也不多,對吧?”
朱標點點頭。
楊炎話鋒一轉,道:“但是你想想,他們的下一代呢?”
“且不說,每個皇室宗親都能有當今聖上那麼強的生育能力,就按每位皇室宗親生育三名子嗣計算,這不過分吧?”
朱標點了點頭:“不過分。”
在這個年代,大家都是多子多福的思想,而且避孕的措施有限,普通百姓人家都會生育好幾名子女,大戶人家甚至可以三妻四妾,作為大明的皇室宗親,條件比普通百姓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所以平均每位皇室宗親生育三名子嗣並不過分。
楊炎繼續道:
“好,那我們就來大概算一下,一百多年後,皇室宗親的人數情況,假定一代人的時間大概是二十年時間。”
“那麼洪武皇帝之後二十年,皇室宗親至少發展至六十人!”
朱標點了點頭。
事實上,那個時候皇室宗親的人數比這個人數多,不過楊炎也隻是算個大概。
“四十年後,在籍皇室宗親將是一百八十人!””
“六十年後,在籍皇室宗親將是五百四十人!”
“八十年後,在籍皇室宗親將是一千六百二十人!””
“一百年後,在籍皇室宗親將是四千八百六十人!”
“一百二十年後,在籍皇室宗親將是一萬四千五百八十人!”
“一百四十年後,在籍皇室宗親將是四萬三千七百四十人!”
“一百六十年後,在籍皇室宗親將是十三萬一千兩百二十人!”
“一百八十年後,在籍皇室宗親將是三十三萬三千六百六十人!”
“所以,隻需要不到兩百年的時間,大明將有數以十萬計的在籍皇室宗親!”
楊炎的話音落地。
“嘶——”
朱標倒吸了一口冷氣。
楊炎推算出來的一個個數據宛若驚雷一般在他頭頂炸響,讓他腦袋嗡嗡作響。
三十三萬在籍皇室宗親!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朱標腦袋一時之間有些發懵,還想不太清楚。
而一牆之隔的朱元璋,早已瞠目結舌。
因為他是帶兵打仗出身,戎馬一生,他如何不清楚三十三萬人是什麼概念?
當初他和陳友諒決戰鄱陽湖的時候,兵力才二十萬人。
三十萬人一天要吃掉十五萬斤的糧食。
那三十萬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將需要多少歲祿糧錢?
朱元璋不敢想象!
楊炎看著怔住的朱標,緩緩道:“所以,不需要太久,隻需不到兩百年的時間,大明就會麵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
“天下養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