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整個大明的田賦一項都不足以填補宗室歲祿這一個窟窿,實打實的天下養朱。
而這一切,都始於朱元璋的封王政策。
朱元璋分封諸皇子為親王,並規定一套嚴格的藩王宗室製度。
這一製度在燕王朱棣靖難之役成為明成祖之後進行了完善,成為明朝曆代皇帝的祖訓,一直延續至明末。
這也為大明的滅亡埋下了一個定時炸彈。
而這,不是消耗大明國運,又是什麼?
所以,楊炎的話,雖然難聽,卻也讓朱元璋振聾發聵。
他在製定封王戍邊之策的時候,確實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而楊炎不僅看出了自己為大明可以沿用百年戰略的設想,還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這個戰略的致命問題所在。
這真的隻是楊憲的門生嗎?
此人之才學及思慮之深遠,實為罕見,難怪標兒會與之攀談,並好酒好菜招待著,甚至稱其為先生。
朱元璋心頭劇震。
靜靜站在他身旁的劉基,麵色凝重,心中已然波瀾起伏。
事實上,對於皇上的封王戍邊之策,他主管的監察院下的一幫禦史們幾乎都持反對意見,是他壓了下去。
他跟了皇上許多年,雖之前為元官,但應朱元璋之邀成為其謀臣之後,盡心盡力的輔佐朱元璋,助其完成帝業,建立大明王朝,出任禦史中丞兼太史令,為大明的安定殫精竭慮。
他對朱元璋太了解了。
他知道禦史們的反對,不可能撼動朱元璋的想法。
所以,對於朱元璋封王戍邊的戰略,他也思考了很多很多。
之前楊炎說的那些,他多多少少是想到了一些。
但天下養朱這一條,他是萬萬沒有想到。
這個楊炎到底何方神聖?
竟有如此深的見解與遠見!
劉基聽得出來,楊炎並不知道和他交談的是當朝太子,更不知道當今的聖上就在一牆之隔側耳聽著。
他曾試圖想要阻止對麵牢房裏的對話,因為他害怕,害怕楊炎會出言不遜,觸怒皇上。
事實上,楊炎也出言不遜了。
隻不過現在,就是他也不想阻止這場對話了。
他也想聽一聽,楊炎對於天下養朱這個問題,還能有什麼驚人的見解……
對麵牢房裏。
在安靜了好一會之後,隻見朱標站了起來,拱手鄭重的道:“還請先生教以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