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知子莫若父(1 / 2)

“重八,不早了,早點睡吧。”

當今世上敢叫朱元璋重八的,有且隻有一個人,那便是當朝皇後馬皇後。

馬皇後是朱元璋的結發妻子,在朱元璋還叫朱重八的時候,她便已經和他患難與共了,在朱元璋成就帝業之後,她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大明的皇後,而她私底下仍舊習慣叫朱元璋重八。

朱元璋嗬嗬一笑:

“妹子,等等,再等等。”

馬皇後也不惱,笑道:“重八,怎麼了,突然看書看這麼晚?”

“嘿嘿。”

朱元璋笑了笑,剛想說什麼,卻又突然欲言又止,改口道:“沒什麼,就是有個問題想不通,妹子你先睡,不用管我。”

事實上,朱元璋雖然跟馬皇後感情很好,但是關於政事,他還是不想馬皇後過多參與。

特別是現在事關他為大明打造的百年戰略。

現在卻被楊炎指出了致命的問題。

天下養朱。

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朱元璋的腦海,揮之不去。

如果不找出解決之道,他就算睡覺也不會睡得安穩。

夜已深。

馬皇後不理朱元璋,已然睡去。

房間內,燭火依舊在搖曳。

朱元璋仍舊埋頭在書海之中。

他小時候雖然不得讀書,但愈是這樣,他就愈發知道知識的重要性,所以後來他不恥下問,刻苦鑽研,也算是自學成才。

別看他戎馬半生,但是他不僅精通兵法,在書法詩詞歌賦上同樣有著不淺的造詣。

在製定國家戰略政策時,同樣是以史為鑒。

封王戍邊之策,便是他總結西周以來的曆代統治經驗,施行漢唐郡縣製與元朝分封製相結合的統治體製,即設立官府管理百姓,分封藩王拱衛朝廷。

同時更是加上了自己獨到的理解進行完善,利用山河險地構築三道防線,互相牽製,製定藩王無詔不可入京,不可同時回京等製度,防範藩王作亂的狀況發生。

但現在這個他自以為完善的戰略不僅被楊炎讀穿,還被楊炎指出了致命的問題……

朱元璋不停的翻閱著。

突然。

他的手停住了,目光也停留在了紙麵上,久久不曾移開。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朱元璋麵露思索之色的低語一句,眼神卻在逐漸的發亮……

……

第二日,禦書房內。

“稟皇上,駐陝永兵衛屯耕一折,臣已奉旨辦理,半月之內,在籍軍戶定能到位,準許民間開礦一事,臣也已經會同戶部工部,酌擬冶金律六條,特呈皇上禦覽!”

稟報的臣子不是別人,正是中書省參事胡惟庸。

剛剛上位中書省左丞相不到一個月的楊憲被朱元璋誅殺以後,胡惟庸展示出了他的才幹,獲得了朱元璋的認可與歡心。

今天他就是來稟報這段時間的政績來的。

然而……

讓他意外的是,今天似乎有點不一樣,皇上的心思似乎完全不在他的話上。

因為他稟報完了,皇上還不知道在想著什麼,話也不回他,一臉沉思之色,把他晾在一旁。

“皇上,皇上……”

被涼了好一會的胡惟庸終於忍不住輕喚了兩聲,朱元璋這才從沉思中醒來。

“彙報完了?完了你先回去吧。”

“啊……是。”

胡惟庸一怔,也隻能悻悻的告退。

昨晚李相就跟他提了一嘴,說皇上和劉伯溫不知道去了哪裏,回來之後便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皇上和劉伯溫之間有秘密。

難道說,浙東黨剛去了一個楊憲,又要重新起勢了嗎?

胡惟庸不禁有些心虛了。

事實上,朱元璋的思想的確被楊炎提出的問題所占據了,他昨晚雖然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他感覺自己的這個想法極好,已是最佳解決之道,但是他還是想要聽一聽楊炎是怎麼說的。

是否和他想得一樣?還是另有高見?

亦或是壓根就是嚇唬人的,危言聳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朱元璋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胡惟庸走後,朱元璋在屋內來回踱步,最終還是忍不住往太子朱標的所在的春和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