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和殿。
朱標正埋頭奮筆疾書,案桌前堆著一堆高高的奏折。
如果不知道,還以為他才是皇上。
事實上,朱元璋已經在有意的培養他的這個繼承人。
“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
大明的很多政務已經交由朱標來處理,朱標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不僅勤勉,而且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隻不過朱標的希望實行“寬通平易之政”的理念與朱元璋有些不和。
這一次楊憲案,朱標也是希望能夠避免過多殺戮而與朱元璋起了爭執,這才被朱元璋關到牢裏好好反省,從而認識的楊炎。
朱標沒有埋(mán考試常考)怨朱元璋,相反的,他很慶幸自己這一次入牢反省能夠認識楊炎這樣的奇人。
天下養朱。
關於楊炎留下的這個課業,朱標也一直在思考,昨晚也是在大本堂翻閱書籍到深夜。
不過現在他還不能去找楊炎。
因為還有一件急事,需要他處理。
“標兒,在忙什麼呢?”
朱元璋見到自己引以為傲的兒子,不由得眉開眼笑。
聽到朱元璋的聲音,朱標也是放下了手中的筆,站起身來迎了上去:“父皇,兒臣在處理不久後將舉辦的恩科大試的事務!”
“嗯,很好!”
朱元璋點了點頭,突然問道:“標兒,包括前朝在內,到現在有多久沒有舉辦過恩科大試了?”
朱標從容回道:“稟父皇,從前朝至正初年開始,科舉已然名存實亡,到現在至少有二十年沒有舉辦過科舉大試了。”
朱元璋語重心長道:
“所以呀,咱們大明新朝首屆恩科,一定要辦好,讓天下學子們都看到,咱大明是重視科舉,崇尚儒學,有才有能的學子,朝廷定會量才錄用,要讓他們覺得,在咱們大明新朝裏為學,那是前途無量,咱大明新朝那是翻天覆地之變化啊!”
“是!”
朱標拱手笑道:“稟父皇,國子監,聚賢堂,還有考試院都已整備一新,科考大試的日期,考生的人數已經定了,以及朝廷預備給各省考生的糧米路費也已經頒至各省了。”
“好啊!”
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笑道:“不過標兒,你也不要太累,該休息就休息,別累壞了身子!”
朱標聞言微微一怔。
因為以前,朱元璋總是告訴他一定要勤勉,更是以身作則的教育他。
“咱從作皇帝以來,從沒偷過懶,一切事務,惟恐處理得有毫發不當,有負上天付托。天不亮就起床,到半夜才得安息,這是你天天看見的。你能夠學我,照著辦,才能保得住天下。”
怎麼今天卻反倒是勸他該休息就休息了?
雖然有些不明所以,不過朱標還是覺得心裏暖暖的,笑著回道:“父皇,我不累。”
“誒,話不是這麼說的,你看現在都是吃午飯的時間了,勞逸結合,該吃午飯就去吃午飯,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嘛,你說咱說得對不對?”
朱元璋笑嗬嗬的說道。
“是,父皇教育得是。”
朱標有些感動的回道:“父皇,那我讓人去準備一下,咱一起用個午膳?”
不想朱元璋卻是抬手道:“不用了,咱吃過了,而且咱啊還有點事要去辦,隻是順道過來看看你,你趕緊去吃午飯吧!”
說罷,朱元璋便轉身離開了春和殿……
……
春和殿外。
朱元璋在來回踱步,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不久之後,便有人疾步上前。
不是別人,正是毛驤。
“怎麼樣?”朱元璋帶著幾分焦急問道。
毛驤連忙回道:“回皇上,太子果然讓人備好酒菜,往天牢方向而去了!”
“嘿嘿!”
朱元璋忍不住嘿嘿一笑,自語道:“知子莫若父也,標兒果然不想一人獨自用膳,忍不住又去找那人了!”
言罷,朱元璋若有所思片刻,對毛驤道:“你速去把劉伯溫叫來,就說咱帶他去老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