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真正的天才!(1 / 2)

楊炎的話音落地,劉基止不住的點頭。

而一牆之隔的朱標和朱元璋父子則是兩不約而同的陷入了沉思。

他們一個是當今大明王朝的創立者及掌權者,另一個是大明未來的繼承者,一個是現在的權力之巔,一個是未來的權力之巔。

但此刻,兩人都同時因為楊炎的話,陷入了對大明未來的思考之中。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楊炎的話,引經據典,字字千鈞,不是從天下子民的利益出發,而是從大明老朱家的子孫利益出發,讓愛子心切的朱元璋都反駁不了一句話。

當初葉伯巨上書,朱元璋尚可以說他離間皇家骨肉。

但是現在,對於楊炎的話,卻讓他找不出一絲一毫反駁的空間。

不過……

楊炎剛剛說的廢除世襲罔替,施行五世而斬的宗親製度,這些是在朱標提出的策略上進行改良和深入。

就像觸龍說趙太後那樣,道理朝廷大臣們都不懂嗎?肯定有懂的,隻不過能不能說服上位者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葉伯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而楊炎巧妙的借用了觸龍說趙太後的典故,再加上他還占了不知道當今聖上就在一牆之隔竊聽的優勢,能夠暢所欲言,將道理講得更加的鞭辟入裏,讓人信服。

其實,這些都不算什麼新東西。

但楊炎能夠讓大明兩代領導人都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問題,改變這個可能貽害大明的政策,就已經強過了當朝的所有大臣。

劉基心中暗讚楊炎王佐之才,並不為過。

就在劉基和朱元璋父子都陷入思考的時候,隻聽楊炎繼續道:“廢除世襲罔替,施行五世而斬的宗親製度,這些都不過是前麵王朝用過的策略罷了,是我所說的整個策略的基礎,認真聽好了,接下來才是真正的重點。”

“接下來的才是重點?”朱標一怔。

楊炎點頭道:“不錯,在上述的基礎上,大明想要在貫徹封王戍邊戰略的同時徹底消除藩王隱患,還需兩道對策。”

“其一,便是對藩王的管理。”

“封王戍邊,說白了,就是分封藩王的同時讓各大藩王替朝廷打工,而朝廷對這些打工的藩王並沒有精確的管理,無非就是限製藩王不可密謀,不可同時回京等限製藩王造反的政策,但對於藩王在就藩之後,工作做得如何,為朝廷作出貢獻與否,是否在藩地為非作歹等等行為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規範。”

“這樣一來,各大藩王就容易脫離朝廷的掌控,反正俸祿是定死的,他們幹活也行不幹活也行,甚至為非作歹,也一樣能夠領到朝廷的俸祿。”

“而且,他們會認為,這些俸祿是他們理所當然得到的,就算你給得再多,他們頂多不滿意的感覺消失了,但不會因此而自動產生滿意的感覺,是也不是?”

朱標深以為然的點頭。

事實上也確如楊炎所說。

就拿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來說,朱樉幼年聰慧,在京師時候嚴毅英武,但封王就藩以後,便開始不好的名聲傳出,到後來更是作惡多端,肆意妄為,最終被三名老婦人下毒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