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像楊炎說的那樣,能夠有一船一船黃金白銀的運回大明,朱元璋做夢都會笑醒過來。
事實上,楊炎說的並非誇大其詞。
從十五世紀開始,隨著麥哲倫等航海家不斷開辟出新航線,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以葡萄牙西班牙為首的歐洲國家便開始了長達數百年的全球殖民之旅。
這些本國國土麵積並不大的國家,迅速控製了亞洲非洲美洲等多個地區,掠奪了巨量的黃金白銀等財富。
全球範圍內巨量的財富湧入歐洲,這讓歐洲一時之間富得流油。
物質上的富足,衍生了歐洲的文藝複興。
而英國更是借此完成了工業革命,實現了質的飛躍,從而將殖民推向了巔峰,殖民地到了這個時候不再是單純的掠奪黃金白銀,而是成為了工業原料的供給地和市場的傾銷地。
時至今日,這場殖民活動仍舊深遠的影響著全世界。
看看後世英語在全球範圍的影響,就可見一斑。
即便是在二戰後,全球掀起了反對殖民主義的浪潮之後,英國的體量早已不複當初,但是它的國民生活仍舊富足,它以及它的文化在全球的影響力仍舊在,這便是英國在幾百年的殖民活動中遺留下來的龐大的政治遺產。
楊炎的話,一時之間讓一牆之隔的三個人同時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楊炎則是在悠哉悠哉的吃著飯後點心。
吃得差不多了,楊炎這才悠悠道:“所以,既然給了各大藩王兵權,又害怕重蹈曆史上的藩王之亂,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走出去,去外麵爭!”
“外麵的天地很廣闊,外麵有著巨量的財富以及巨量閉塞的土地等著他們去征服,與其在國內爭個你死我活,禍國殃民,還不如到外麵的世界去搗騰,如此不僅可以杜絕藩王在國內作亂的可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夠給大明帶來巨量的財富,將大明的餅全麵做大,讓大家都有得吃!”
“何樂而不為呢?”
楊炎的話,讓朱標止不住的點頭。
楊炎繼續道:“想要走出去,首先要建造可以遠航的船舶,接下來還要打通航線等等,並非易事,但如果能夠做到,將能延續大明國運五百年!”
朱標再次點頭。
能夠做到楊炎說的那種全世界殖民的狀態,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如果做到了,也就相當抽全世界的血供養大明,那將會是何等盛況啊!
朱標都有些不敢想象。
大明自然也會國運興隆,日月山河永在……
等等……
五百年?
楊炎剛剛說的是,延續國運五百年嗎?
想到這裏,朱標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有些不可思議的道:“如果真的做到先生所說的那般盛景,也隻能延續國運五百年嗎?”
一牆之隔的朱元璋眼中更是露出一股怒火。
當初定國號的時候,是他和李善長以及劉基一起深思熟慮,最終將國號定為“明”。
他出自明教,這是其一。
其二,明乃日月二字結合,承天道而定乾坤。古人常以日月比作亙古不變的真理,以日月做皇朝國號表示永久不衰。
大明之大,天下無雙!大明之明,萬古不滅!
即使沒有像楊炎所說的什麼殖民全世界,什麼一船一船黃金拉回大明的盛景,在朱元璋的心中,他創立的大明朝,也是應該綿延萬年的。
怎麼現在楊炎說,做到了那樣的盛景,還隻是五百年的國運?
危言聳聽嗎?
不過這家夥前麵說的那些驚人之語,最終都證明是有理有據的。
這一次,他又當如何說?
朱元璋壓下心中的怒火,好奇的豎起了耳朵,專心致誌的傾聽,生怕錯過了什麼關鍵話語。
隻聽牆對麵的楊炎道:
“黃公子,天色又不早了,這也是我這一次留給你的課業,為什麼隻有五百年?你回去好好思考一番,我們改日再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