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聽得一頭霧水,但朱標卻是聽得津津有味。
他已經喜歡上了這種從本質上看問題的方式。
楊炎道:“山東河南兩省受災,朝廷緊急調運了軍需糧草,還有國庫所剩庫銀,但仍舊不夠,再加上受災兩省以及周邊省份糧價大漲,更是讓原本就不夠的賑災糧草捉襟見肘,雪上加霜,這是現在朝廷賑災麵臨的情況,對嗎?”
朱標點頭。
“好,那我們現在就來分析一下其中的矛盾所在。”
楊炎道:“兩省受災,百萬災民流離失所,亟待朝廷救援,但朝廷的能夠拿出來的賑災錢糧不足,這是我們從表麵上能夠看到的矛盾,對嗎?”
朱標點頭。
楊炎繼續道:“賑災無非錢和糧,但歸根結底,最關鍵的還是糧食,錢最終還是要轉化為糧食,有了糧食,就可以順利解決一切問題,救濟災民也好,修整河堤也好,沒有一頓飽飯解決不了的。”
“但是你想想,市麵上是真的沒有糧食了嗎?”
朱標不假思索的搖頭道:“不是,市麵上不是沒有糧食,而是隻有高價的糧食,現如今,受災兩省和周邊各省的糧價紛紛上漲,不僅災民買不起糧食,就是朝廷的庫銀也買不起多少糧食。”
楊炎再問:“那這些糧食都在誰的手上?”
朱標想了想,回道:“在各地的地主鄉紳的手上!”
“不錯!”
楊炎點了點頭,繼續道:“還記得我以前跟你說過,一個普通老百姓張三,是如何一步一步淪為佃農的嗎?”
“現在山東河南兩省水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遭遇了天災,張三一家子想要自救,就必須要跟有糧的地主鄉紳買高價糧,但是他有錢嗎?他沒錢,就算有,也買不了多少高價糧,所以他隻能借,借高價糧度過天災,如果有幸度過天災,那麼為了還高價的糧錢,就隻能將自己家裏僅有的田地抵押出去,從此成為無田無地的佃農。”
“天災之下,餓殍遍地,上百萬災民嗷嗷待哺,樹木草皮,甚至觀音土都啃光,朝廷為了賑災亦是焦頭爛額,而地主鄉紳卻是依靠天災,非但沒有受到損傷,反而完成了進一步的土地兼並。”
一番話讓朱標麵色凝重。
而一牆之隔的朱元璋同樣是捏緊了拳頭。
他逃過荒。
他知道天災之下逃荒的災民究竟有多慘,很多比楊炎說的還要慘,他就是其中之一。
而牢房那頭的楊炎卻是問道:“到這裏,你發現了什麼沒有?”
朱標沉思良久,還是沒想出個所以然來,隻得拱手道:
“還請先生賜教!”
楊炎也不多加責怪,畢竟他前麵還沒有跟朱標說過矛盾和發展,以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概念。
楊炎道:“朝廷無足夠的錢糧賑災和災民嗷嗷待哺的需求,這個矛盾隻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其實還是在有糧在手的地主鄉紳和無糧果腹的災民這兩個階級上麵。”
朱標陷入了思索當中。
一牆之隔的朱元璋卻是有些著急了。
分析了半天,分析出了這麼個東西來?
這有什麼用?
如果朱元璋在對麵,哪裏會有心思去思考什麼,早就已經直接的問取答案了,救災如救火,他心焦啊。
不過朱標倒是很享受這個學習的過程。
兩個人此時就仿佛班上的一個學渣和一個學霸,學渣隻想著抄答案,而學霸則想著把問題搞懂。
思考良久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