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緩緩道:“先生的意思是說,造成今天這個局麵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糧食集中在地主鄉紳的手中,而有糧食的他們非但不去救濟災民,反而想著趁機抬高糧價,掠奪百姓們的土地。”
“不錯!”
楊炎給了他的學生一個讚賞的眼神,道:“找到了主要矛盾,我們下一步就可以嚐試去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
說到這個,朱元璋可不困了,連忙豎起了耳朵。
楊炎並不急,而是問朱標:“如果你是代表朝廷賑災的欽差,你會怎麼去尋找解決之道?”
“如果是我?”
朱標想了想,道:“糧食在地主鄉紳的手中,所以朝廷必須想辦法以較小的代價從他們手中把糧食拿過來,可怎麼拿呢?這是關鍵!”
“朝廷可以要求地主鄉紳們捐贈糧食賑災,或者平價賣糧,但地主鄉紳們定然會敷衍了事,拿出一小部分糧食出來糊弄,說他們就剩這點糧食了。”
“可是朝廷也不能派兵強行將他們的糧食搶過來,那樣則會引起各省的地主鄉紳們人心惶惶,發生動亂……”
朱標走進了思維胡同,一時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露出痛苦的表情。
“分析得不錯!”
楊炎再次給他的學霸學生予肯定。
朱標雖然沒有給出答案,但是他說得不錯。
災民是要救,但朝廷也依舊要依靠地主鄉紳,不能因為救災而去把地主鄉紳給得罪死了,地主鄉紳可是封建社會重要的階級,而且是這個階段相當有力量的一個階級。
到了滿清,地主鄉紳甚至是一股連朝廷都要依靠的力量。
楊炎也沒讓朱標煎熬太久,道:“朝廷想要以較小代價從地主鄉紳們的手中拿到糧食,確實很難,但有一個人卻可以。”
“誰?”
“災民!”
聞言,朱標的目光陡然一亮,但漸漸地又暗淡了下來。
“先生的意思是,讓災民去搶地主鄉紳的糧,可那不是放縱災民暴亂嗎?上百萬災民,若真成民亂,那朝廷也不好收拾啊!”
一牆之隔的朱元璋重重點頭。
標兒這個說得好!
他就是經曆過天災進而引起民亂的人,甚至當初搶蒙元的糧倉,他還是帶頭的那個。
民亂從來都是一個朝代衰亡的預兆。
可是現在是太平世道,又怎麼能縱容民亂呢?
這一次楊炎是不是想得太簡單了?
麵對朱元璋和朱標的疑惑,楊炎道:“這就涉及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就是因為各種事物的內部矛盾各有其特殊性,我們隻有從實際出發,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本質的事物區別開來。”
“亂世之中的民亂和這一次利用災民的力量去激化矛盾,本質上是不一樣。”
“第一,矛盾的主體不一樣,亂世中的民亂,是農民反抗地主階級和朝廷,朝廷和地主階級是站在一起的,而這一次賑災,朝廷是和受災的百姓們站在一起,對抗地主階級。”
“第二,目的不一樣,這一次利用災民激化矛盾,並不是如同亂世中的民亂一樣,想要改朝換代,建立新政權,其主要目的,是去激化矛盾,從而逼迫地主鄉紳妥協,平價賣糧。”
“第三,性質不一樣,這一次利用災民的力量,是由朝廷組織和控製的,朝廷從始至終緊緊依靠著災民,走的是群眾路線,所以並非民亂。”
朱標聽罷,重重的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