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如果沒有想象力,人類就不可能進步,正因為有了想象力,才會有無數的發明和學術研究成果。

卡爾·威特常對小卡爾·威特說:“一個人無論遭遇到多麼大的挫折和失敗,隻要他有想象力,那麼他就不會感覺到害怕和絕望。”想象力是創造一切的前提。

有一天,小卡爾·威特在發呆,顯得悶悶不樂。卡爾·威特問他:“嗨,孩子,你不是剛剛到你的朋友弗萊裏希家玩了嗎?怎麼這麼不高興?”

“爸爸,弗萊裏希的爸爸說我是個不切實際的孩子。我感到無比委屈,他說的是真的嗎?”

“不切實際?”卡爾·威特覺得事情很蹊蹺,因為在自己的教育下,小卡爾·威特並沒有什麼不切實際的想法。於是卡爾·威特決定好好了解一下事情的整個過程。

小卡爾·威特和弗萊裏希都喜歡畫畫。這一天他們在描繪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弗萊裏希的父親阿蒙先生仔細看了看他們的畫,然後作出評價說:

“小卡爾·威特,你畫的這個英雄拿著什麼?”

小卡爾·威特回答說:“是長矛!先生,你看他是不是特別英勇啊?”

“他的長矛也太長了吧!看上去不像,長矛哪有這樣長的,再說你畫的馬是在天上飛嗎?你見過會飛的馬嗎?世界上哪有長了翅膀的馬?”

小卡爾·威特卻堅持自己的想法:“雖然我沒有見過,但是在我的想象中,這樣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勇啊!我覺得這樣很好。”

“想象?孩子啊,做事可不能隻去憑空想象,要腳踏實地地去做,要符合現實的規律嘛!要把事實作為依據。隻有腳踏實地地去做事,才能得到好結果。”

“但是,我爸爸說過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想象力,想象力能幫助我們創造!”

阿蒙先生根本沒有看出小卡爾·威特已經不高興了,還繼續說著。

小卡爾·威特沒有更好的語言來反駁阿蒙先生,隻有悶悶不樂地回家了。

了解到整件事情之後,卡爾·威特完全無法認同阿蒙先生的說法。卡爾·威特告訴小卡爾·威特,人類沒有想象的話就不會有現在這麼多的創造發明,人類的想象並不像阿蒙先生說的是不切實際的空想,空想和想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做事情以實際為出發點是正確的,但是一個人做事總是這樣,他就會被限製在條條框框之中,循規蹈矩地做事。這樣的人肯定不會取得什麼大的成就,隻會平平淡淡地過完人生。

“孩子,你想這樣過完你的人生嗎?”

“不,當然不。我知道了,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象力,我們就不可能進步?”

“隻有大膽的想象,一個人才能上升到另外一個高度去。”生活中不可避免有很多像阿蒙先生這樣的人,他們用最冷靜、最理性的態度去處理一切事情,既沒有想象力,也不會有什麼創造力。更可怕的是,他們用這些清規戒律來教育孩子,總是規定孩子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怎樣做好、怎樣做不對……他們還把這些觀念和習慣教授給孩子,生生地剝奪了孩子的生活樂趣。

無窮的樂趣蘊藏於想象之中,而且那些樂趣是無法形容的,隻有親身體驗才能懂得。想象力會讓孩子變得樂觀,即使遇上困難,他們都可以靠自己的樂觀精神戰勝挫折。

想象美好的未來可以給人以希望,當一個人有了希望的時候他很快就會忘記憂傷、忘記沮喪,重新振作起來。那些沒有想象力的人,他們沒有樂觀向上的精神,並且很難在困境中找到希望,他們一遇上困難,就會一直處於憂傷沮喪之中,無法從自己的內心中找到快樂,因為他們無法盡快從痛苦中走出來,而且,沮喪的心情又會使人遭遇更大的失敗。

一個人無論遭遇多大的挫折和失敗,隻要他還具有想象力,那麼他就不會感到害怕和絕望,他總是會成功的,會想象的孩子的精神世界也是樂趣無窮的,但僅僅會想象,不去創造的孩子也將無所成就,通過想象學會追求夢想和實現夢想才是父母最應該引導孩子需要做的事情。

卡爾·威特教育理念: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強烈的活躍的想象是偉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鼓勵孩子編故事、講故事,引導孩子在故事裏學會想象。孩子喜歡編故事、講故事,有時講給小朋友聽,有時講給爸爸媽媽聽,有時還會自言自語。這是鍛煉表達能力的好方法,也是發展想象力的好機會。父母要積極鼓勵孩子,不要冷言冷語,更不能隨便阻止孩子去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