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孩子,我還有要緊的事去處理呢!”
“爸爸,是不是主教不願意在我們這兒住?”
“是啊,主教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呢!”
小卡爾·威特似乎無法明白父親的意思,卡爾·威特解釋道:“孩子,你要記住,對人熱情是對的。但是如果客人執意要走,我們也不要強留。不管你做什麼事,都要學會察言觀色,看清對方究竟想要什麼,這樣我們才能和別人相處得更好。”
我們不僅要教會孩子如何察言觀色,還要教會孩子明辨是非善惡。世上有好人也有壞人,孩子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是不全麵的。當他們學會仁慈和友愛的時候,就會很熱心地去幫助別人,但是到底誰應該被同情,誰值得去幫助,孩子們對此是一無所知的,這個問題在孩子的世界裏不是那麼容易辨別的。因此,培養孩子的辨別能力有利於孩子將來的發展。
卡爾·威特知道小卡爾·威特有存零錢的習慣,就想帶著他去參加募捐活動,但是小卡爾·威特告訴父親,他的錢已經沒有了,卡爾·威特知道小卡爾·威特不是個亂花錢的孩子,“你用來做了什麼?”
“我用來做好事了,爸爸,你肯定會支持我的吧?”
“孩子,幫助別人是一件值得表揚的行為,你做了什麼呢?”
“我把錢交給了柯蘭迪,他真的好可憐。”
卡爾·威特知道那個柯蘭迪的父親是個酒鬼,而他自己也很墮落,不思上進,喜歡賭博和欺騙別人,他向別人借了很多的錢,但是他並沒有用在正當的生活上,也沒有給家裏的弟弟買吃的,而是拿去賭博輸掉了,很多人都在責怪他,但是他依然沒有悔改的意思。
卡爾·威特把這些講給小卡爾·威特之後,小卡爾·威特非常生氣:“爸爸,為什麼他要欺騙我呢?我也是一片好心地想幫助他。”
“孩子,你今後一定要在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後再行動,像柯蘭迪這樣的人並不值得我們幫助,再說幫助一個人也不一定要用金錢。幫助別人之前一定要認清他們的目的,事實並不僅僅是你看到的那樣,雖然我們要去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但是不可避免地總是存在我們不願意接受的陰暗麵。”
當時小卡爾·威特還不能完全明白這種成年人之間為人處世的道理,但他再也沒有借錢給柯蘭迪了。多年以後,在小卡爾·威特有了更多的生活閱曆後,他才真正完全理解。
有的父母認為過早向孩子教授這些知識,會損害到孩子純潔的心靈。他們認為這是成年人生活的規則,完全沒有必要這麼早向孩子傳授這些現實的道理,等到孩子長大成人之後自然就懂得了。但是卡爾·威特認為,讓孩子從小就接觸這些生活的現實,為以後的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是很有必要的。他們不僅了解到社會的真實現狀,而且更早地學會如何保護自己,這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必備的生活技能。
卡爾·威特教育理念:
即使一個孩子學識淵博,但若缺乏對事物的辨別能力,那麼他所學的知識依然毫無用處。孩子初涉人世,不太容易辨別周圍事物,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在孩子的心靈中撒播能夠辨別周圍事物能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