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1 / 3)

在具體地基的選擇上,碉樓的布置延續了民居建築平麵形製適應地形的重要手法一以方補缺,即以規則的碉樓平麵形式應對不規貝的地基,因此常常可以看到碉樓與民居平麵多成一夾角。碉樓下的區域成為它的集散空間。這樣碉樓有其自身獨立的出入口與外界相連,又能與民居建築建立聯係。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戰事的減少、經濟的發展,碉樓功能開始轉化,周圍的空間發生變化,它逐漸與周圍民居建築圍合成院落,成為大戶人家的附屬領地。

垂直方向的沿襲。

碉樓也是民居簇群豎向上的發展和延續。它可看作是在垂直方向上的居住體係,將人們可駐足的空間在豎向上提升更高,仍然體現出與民居建築相類似的與山水環境相結合的方式,這尤其在碉樓失去本身的防禦功能而逐漸以居住功能為主的今天顯得尤為凸出。

碉樓的地基與地形結合的方式依然采用了民居傳統的結合方式,在高低起伏的坡地上,地基形式多為錯疊,少數出現錯層。碉樓的屋頂采用了比民居更高級的歇山頂,它延續了坡屋頂形式,並在其基礎上發展。這說明人們對高度的征服到達了一個新的階段。

碉樓的局部構件向居住的演化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屋簷下同樣出現了類似於吊腳樓的形式。碉樓多數在4個角點均挑出木架,以擴大防禦觀察的視角,同時也有用於解手(上廁所,四川方言)的功能。

從碉樓向居住的進一步演化可見,這一趙出的構件漸漸演化為類似居住的陽台,並且開了較大的窗洞和門洞,已完全不再體現防禦的需要了。

外部空間特點。

從碉樓外部空間的形成發展過程分析,它有以下幾個。

特點:

①空間的形成具有時序性。碉樓及其周邊的集散場地在修建之初隻供防禦及集散之用,由於戰事的減少且碉樓對大戶民居的附屬與依賴,使得碉樓與民居共同形成半開敞的居住體係;而山地用地的局促,使周圍的民居不斷向碉樓民居靠攏,最終圍合成封閉的碉樓民居形式。碉樓下的集散場地最開始是防禦體係的一個組成部分,繼而變為半開敞的生活院壩,最後變成封閉的院落。

②民居建築的進深關係力卩強。豐盛民居多為一進或兩進院落,有了碉樓的融合,使可利用空間增加,原有的空間層次更加豐富,縱深感力0強。

③院落成為核心空間。在碉樓融入民居之前,其下麵的場地用於集散,用途單一,是防禦體係的組成部分。

當它融入民居之後,成為垂直居住空間和平麵居住空間的結合點,許多住戶的廚房均設置在靠近院落的地方,它的麵積大過天井,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場所。

內部空間與功能。

碉樓最初起著防禦的功能,這種功能對於它的自身空間具有規定性,這體現在其個體空間的平麵形希、尺度的大4,維護結構(牆厚、門窗的設置等)以及所有空間的功能組織。

在平麵形製上,碉樓采用了方形或接近方形的矩形形式。因為這種形式在觀察周圍情況和作出防禦反應時對於4個方向有均好性。

在尺度上,碉樓平麵一般4乂5左右,有的稍大一點,如上埡口碉樓,呈6見方,這與它的地理位置較為、需強關。的間。

主要考慮滿足監察者平時生活和戰時禦敵的需要。它作為民居建築的附屬部分,又受到禮製等封建文化因素的影響,其規模有一定限製。因而,碉樓的尺度是功能和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維護結構的設計上,牆厚多在500左右,最厚達600,夯土板築,可以防止子彈射入樓內。

開窗十分講究:頂層開均勻大窗,中間層開小窗,底層不開窗。頂層四角的外挑木架可以供人解手,底層多為儲藏室。因此可以推斷出:①頂層功能是監察。它的位置最高,開窗最大,以便觀察之用;而且設有“廁所”,是為了讓觀察者不因為解手而耽誤時間或延誤了敵情。②中間層的功能是平時休息和戰時射擊。開窗均較小,內部適合架槍。③底層可用於物資儲藏,以備長期戰鬥。

附錄五資源調查。

一、自然旅遊資源。

經有關專家評定,全鎮可供開發的一級景點有11個,二級景點有22個,三級景點有28個,共計61個。一個鄉鎮有如此之多的旅遊景點實屬少見。

自然景觀主要有:壯觀的三潮水、幹洞、龍潭、磨房洞地麵潮水群;國內外罕見的自然奇觀地下潮河;被譽為“千金易得,一石難求”的紫雲響石;以地下水I卜給清澈如鏡的響水湖及罕見的12級響水瀑布群;尚待探明的60多個溶洞及可開發的石林;300多年樹齡、全市最古老的朱砂紅梅,鴛鴦樹、楓樹林及數千畝森林;白鷺棲窗、地和地熱資源等。

(一)康體娛樂型山地。

旅遊資源最為集中的是東溫泉山的西山和東山及槽穀之中。槽穀海拔都在500以上,最低處是響水湖,正常水麵海拔高520;東山山嶺普遍比西山山嶺高,鎮區附近最高山峰是鐵瓦寨,海拔815。兩山山峰海拔多在600800,相對局差300左右。山嶺森林植被好,氣候適宜,空氣清新,最適宜康體娛樂項目開發;槽穀之間的中山山同,海拔高多在。

00以下,相對高差100左右,且多有茂密林木“戴帽”,適合於森林生態旅遊項目開發。

(二)地麵溪流。

洗布溪。

槽穀內鎮政府以北多為石灰岩分布區,大氣降水經眾多落水洞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河,地麵無明顯溪流。場鎮東麵隻有長約3的/1、溪在新房子與三潮水、幹洞、磨坊灣地下河出口下約600處相彙合流入響水湖。

官房溪。

油房村官房寺有一大泉露出地麵形成4、溪向南至花園後,向西流經均田,在黃家橋與響水湖南灌渠彙合,向南至馬家橋流入東泉五布河,域內長約6匕。

九龍溝。

響水湖北灌溉渠向西北與九龍溝彙合,經新房子至朱家院子出境,彙入東泉五布河,長。

約8匕1。

梅溪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