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找對方法做對事(1)(1 / 2)

——工作中神奇的磁場效應

解碼橫山法則:提高工作自覺性

日本社會學家橫山寧夫在他的著述中提出“最有效並持續不斷的控製不是強製,而是觸發個人內在的自發控製”這一觀點。當時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讚同。後來,許多企業家根據橫山寧夫的理論總結出了“橫山法則”,作為激發員工主動性的一大武器。但從個人的角度而言也有很大借鑒性,工作中員工們自覺地自動自發,積極進取,那麼他們在職場中就會比其他人獲得更快的進步,更有可能作出一番成就。

“我欣賞的是那些能夠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的人,他們不管老板是不是在辦公室,都是一如既往地勤奮工作,從而永遠都不可能被解雇,也永遠都沒有必要為了加工資而罷工。”

這是《致加西亞的信》中作者哈伯德強調的觀點,在中國社會,對你我而言,同樣有教育意義。那些在事業上頗有成就的人都是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而不用別人來強迫或督促。要想達到事業的頂峰,就不能僅僅在別人注意你的時候才裝模作樣地好好表現一番,任何真正的成功都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也許有些人是一夜成名,但是,他們的成功,實際上是通過長期默默奮鬥才得到的。

琳達是花旗銀行的一名普通員工,她隻是一名大專生但她做的並不比公司的博士生遜色,因為她一心想超出公司的期望做到最好。一天一個客戶來去一筆存款,琳達發現那張定期存單還有幾天才到期,如果提前支取將損失一大筆利息收入,於是就提醒了這位儲戶。但這位儲戶說,自己也是沒辦法因為他預訂的住房已到了繳款期限。琳達有問清楚了他訂房的樓盤,開發商的付款方式,並查看了相關政策,為他設計了一套更合理的繳款方式,這位儲戶對琳達大為感激。同時也驚歎於琳達精明的理財頭腦和為儲戶著想的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

後來,一家報社的記者采寫了一篇關於琳達的報道登上了報紙的頭條,原來這位儲戶是這家報社的主編。銀行經理趁勢而為,利用她的知名度組建了理財工作室,順應了社會上開始出現的投資理財需求,加上她的名字所產生的品牌效應,是這家理財工作室在全市儲戶中享有廣泛的聲譽。琳達理所當然地成了負責人之一,事業可謂是平步青雲。

 從上麵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出:花旗銀行員工琳達是一個對工作有很高自覺性的員工,在工作中遇到問題,琳達沒有因為不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就怠慢不去理會;而是積極地想辦法搜集材料,主動地幫客戶解決問題。琳達的這種對工作發自內心的自動自發的態度,是她事業迎來重要轉折的關鍵所在。

自動自發地去工作是許多成功人士取得成功的秘籍,自動自發是一個人進步的強大動力,也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強大引擎。真的要想達到事業的頂峰,你就要具備積極主動、永爭第一的品質,不管你做的是多麼普通、枯燥的工作,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吧,這樣,你才有機會成為管理者或老板。那些成功人士都是些勇於負責、令人信任的人。

成大事者與庸人之間有個最大的區別,那就是,前者善於自我激勵,有種自我推動的力量促使他去工作,並且敢於自我承擔一切責任。成功的要訣就在於要對自己的行為做出切實的擔當,沒有人能夠阻礙你的成功但也沒有人可以真正賦予你成功的原動力。

哈伯德說:“在青少年時代和大學階段,我和許多美國年輕人一樣,通過給別人修自行車、賣字典、做家教、幹出納等,來獲取收入和賺學費。我曾經因為這些工作的簡單性而誤以為它們是低賤的。但事實上,正是這些工作在無形中給了我不少啟示,使我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在商店打工時,我當時自我感覺很好,因為我能把老板布置的任務完成了。但有一天,我正在閑聊時,老板過來示意我跟著他。我跟在後麵隻見他一聲不吭,先是把那些已訂出的貨整理好,接著又清空了櫃台和購物車。這使我感到很驚訝,其他人也覺得無從理解。 我的觀念因為這件事而被徹底改變了。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除了做好本職工作,還要再多做一點,即使老板沒有這樣的要求。這樣,我原來覺得低俗的工作一下子變得有趣起來,我在工作中也更加努力,由此我也學到更多以前不知道的事物。後來,我離開了那家商店,但是,從那兒學到的東西卻影響了我的一生,它讓我從以前的旁觀者變成了一個積極主動、勇於負責的人。

現在,我也成了企業的一名管理者,但這並沒有改變我的這一習慣——努力去發現需要做的事情,即使那不是我的分內之事。無論哪一行哪一業,隻要你會這樣去做,就能夠比別人技高一籌,使你出類拔萃,打開成功的大門。”

現在,著手去做你早就該完成的事情,不要首鼠兩端,更不要等待幸運之神的垂青,如果你積極一些,你必將前程似錦。出色的管理人員總是首先著眼於培養職員的工作主動意識,使他成為一名能夠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的人,而用不著去每天督促他,說要如何如何,才能圓滿地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