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拚接時間碎片——多忙也要留些時間給孩子(2)(1 / 3)

但是,張立並沒有以自己工作忙、經常出差為借口,就把孩子不管不顧地交給祖輩或是妻子。相反,每到下班後或是周末閑暇時,總能看到他們父子倆溫情的親子畫麵。漸漸地,通過觀察和用心投入,張立發覺兒子並非淘氣,並非“不可理喻”,活潑好動正說明他有強烈的探索欲望,精力過剩正說明他成長健康。當張凡對周圍事物發生興趣並努力想探個究竟的時候,對於孩子的刨根問底,他不僅沒有表現出任何的厭煩情緒,而且還會盡己所能地予以鼓勵和回答。用他的話說就是鼓勵孩子在興趣中學習成長,不給孩子壓力,讓孩子輕鬆成長才是最好的教育理念。

故事二:

吳恒的兒子吳哲,是個出身普通家庭、資質平平的孩子,愛讀課外書,愛下棋,愛養寵物,從不搞題海戰術,從不上輔導班和興趣班,甚至從不熬夜學習,不記筆記……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取得了中考全市第一,高考全省狀元的優秀學業,不僅如此,生活中他也是個忠厚待人、孝親感恩、自信自立的有為青年。

當很多人問起吳哲是如何如此優秀的時候,他的回答中總離不開在背後默默陪伴他、鼓勵他、支持他的好爸爸。沒錯,吳恒爸爸對兒子的教育沒有套話、空話,也沒有千篇一律的道理和口號,有的隻是源自真實生活的點點滴滴:當兒子纏著大人給他買別家小孩有的玩具時,他不是沒有原則地讓步與滿足,在他看來,第一個要求得到滿足之後很快就會提出第二個、第三個……而大人越是讓步,孩子的欲望也就越強烈,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比什麼都重要;麵對考試成績的波動,他會告訴孩子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要學會用平常心對待;不僅如此,他還會幫助孩子分析原因,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恰恰是這些一件又一件的小事真實而生動地記錄了他的成長,也培養和鍛煉了他的品質。用他的話說,父愛的深沉與偉大才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福與滿足!

如果說,以豐富的信息為基礎,細心教育和培養孩子的人是媽媽的話,那麼,用一幅宏偉壯麗的藍圖,改變孩子一生夢想的人,就非爸爸莫屬了。而上麵兩位爸爸身上值得每一位爸爸共享的經驗和反思就是在孩子的成長中,平衡好工作與家庭,用愛轉化成教養的智慧。事實上,當你演好父親這一角色的時候,自然也就找到了切實可行的教子方案。

為“忙爸忙媽”支招

父親是孩子眼中無可替代的第一位偶像,一個好爸爸勝過一百位好老師。

分擔妻子的責任,為孩子的身心成長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你就是一個“真爸爸”、“模範父親”。

調整心態,發揮爸爸良師益友的作用,什麼時候開始行動都不晚。

清晨與臨睡時的那個吻

工作、應酬、做家務……現在父母們無時無刻不在忙碌著,而我們又在無意或無奈中漸漸疏遠了孩子。忙碌不是借口,而錯過孩子任何一個成長階段則是永遠也無法彌補的遺憾。也許,你會說我可以送給孩子更多的玩具,隻要他想要,我就會盡自己所能滿足他的需求。可是,父母們是否想過當孩子們的物質選擇越來越多的時候,你們給予他們最想得到的愛的表達卻是越來越少。

長久以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一直生活在一個講究深沉、含蓄的環境中,這就造成很多祖輩都不願意表白自己對孩子的愛,可是,孩子們需要家長把愛說出來,更需要把愛做出來。那麼,又該如何做呢?其實很簡單,一個吻就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你濃濃的愛意了。

一天晚上,娟娟爸媽邀請了幾位朋友來家裏吃晚飯,娟娟是鄰居阿姨幫忙從幼兒園接回來的。

娟娟一進家,看到洗菜的媽媽,就高聲喊道:“媽媽,我回家來了!”媽媽隨口草草應了一聲,便忙她的去了。

娟娟又跑到爸爸跟前,高喊了一聲:“爸爸,我回來了!”同樣,爸爸也隻是隨意說了句:“好,自己玩兒自己的去……”就忙著與朋友說話去了。

就這樣,整整一個晚上,直到客人離去,父母親都沒有好好注意過娟娟。

然而,就在爸爸媽媽給娟娟洗臉,準備上床睡覺的時候,她突然摟住媽媽的脖子,在她耳邊嘀咕了句什麼。

“什麼?什麼?”媽媽沒有聽清,大聲問道。

這時,娟娟又把嘴緊緊地貼在媽媽的耳邊,帶著害羞的語氣輕輕地說:“媽媽,你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聽了這話,媽媽頓時吃了一驚,慌忙說道:“沒有,沒有,怎麼可能呢!”

然後,媽媽又摸了摸娟娟的頭,繼續說道:“客人在的時候,我們的乖女兒不是表現得非常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