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兒子都極不耐煩地打斷我們:“行了行了我知道了,煩死了,你們累不累?”

我們對兒子的要求並不高,所謂的好大學並不是名牌大學,隻要他能上一個二本學校就滿足了。

然而到高三後,我們便徹底絕望了。兒子無論怎樣努力,成績總是上不了二本線。

就在這時,我從報紙上突然看到一條消息:今年將有3所職業學院在本省單獨招生,一切都在高考前進行,由學校自己出題考試。如果考不上,或者考上了放棄錄取,還可以接著再參加普通高考。而且,報紙上還介紹,這三所學校都是國家級重點,就業率遠遠超過一般本科院校。經過我們幾天的緊急磋商,兒子終於報了名。

也沒怎麼準備,稀裏糊塗地就接到了錄取通知書。雖然我們對兒子沒有參加高考有一點遺憾,但看到兒子興高采烈的樣子,我們也就滿足了。

案例點評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許多高職院校招生時“吃不飽”。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嚐試提前單獨招生。

高職自主招生與本科高校的自主招生的含義完全不同。

本科高校的自主招生,考生隻是享受一定的分數優惠,絕大部分通過自主招生的考生還必須參加全國統一高考。

高職自主招生是高等職業院校依法自主進行入學測試、自主確定入學標準、自主實施招生錄取的招生方式,主要依據各校的專業特點,測試學生的綜合素質及特長、專長、職業潛能等,注重能力的選拔,采用文化課和技能展示相結合的方式,技能展示所占比重比較大。自主招生納入國家的招生計劃,錄取的考生與普通高考錄取的考生在畢業證書、就業推薦等方麵完全相同,享有國家規定的高職大學生的一切待遇。

在招生權限上,高職院校在法定的權限內“完全自主”,可以說基本上是“高校說了算”。

呂老師提醒

1.一次繞開高考直通大學的機會

每年1~2月份啟動報名,報名考生必須符合3個條件:已參加當年高考報名;具有招生院校生源範圍所在地的正式戶口;應屆普通高中畢業生和中職(中專、職高、技校)畢業生。

往屆畢業生(複讀生)也可以報考,前提是已經獲得當年的普通高考報名資格。

有的省份甚至也允許有2年以上工作經曆的在職人員報名。

報名和填報誌願同時進行,即學生在報名的同時,必須填寫所報學校和專業。

目前,國家批準實行單獨招生的高職院校有兩類:一類是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一類是直轄市部分高職院校。這兩類院校一般隻在當地省市招生。唯有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因為該校開設的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等民政社工類專業的特殊性,允許其跨省招生。

2.一次避重就輕展示特長的機會

考試時間一般在4~5月份。招生院校大多是單獨組織考試,在招生院校比較集中的省市,有的院校聯合組織考試,如北京、上海等地的招生院校即是。

考試形式和內容比普通高考要簡單得多,可以分為兩部分:文化課考核和綜合素質測試。

文化課考核一般隻考語數外,而且都濃縮在一張試卷上,半天即可考完。考試內容也都是書本上的基本知識,絕不會像普通高考一樣,每一道題的後麵都布滿了“陷阱”。

綜合素質測試則是麵試,即職業技能測試。主要測試你的特長、專長、職業潛能等,如你報的是化工專業,你就必須做一次實驗;你報的是計算機專業,則讓你上機操作一會兒;你報的是服裝表演專業,則讓你上台走幾步“貓步”,等等。

經考試被錄取的同學5月份可收到通知書。沒被錄取者,可以參加6月份的全國統一高考及錄取。

3.一個掌握技能獲取雙證的機會

本科生求學期間,所學專業是按照學科分類,而高職生求學期間,所學專業是按照社會行業分類,各院校所開設的課程會緊跟市場需求的變化隨時進行調整。

“輕理論,重技能”,是高職院校辦學的顯著特點。所有的高職院校都特別強調學生動手能力和職業技術能力的培養,在校生通過實習、實訓等環節,可掌握當前各個職業崗位的實用技能,到企業後可迅速上手。所以,高職學生在校期間,除了要完成規定教學計劃外,學校還要組織他們考取國家各類職業資格證書。這樣,學生畢業時可同時獲得學曆證書和相關職業資格中(高)級證書,在就業時增大了崗位競爭優勢。

4.一個通向職場不怕失業的機會

有條件實行高職單招的學校,大多在學生入學時即與學生簽訂就業協議,為一些企業定向培養,從源頭上解除了高職生將來就業的後顧之憂。如果你畢業後不想馬上就業,想繼續深造,可以選擇多種形式的專升本途徑,如“專接本”考試、自學考試、成人高考等,這比你參加普通高考要容易得多,甚至可以“騎驢看唱本”,一邊工作一邊就能拿到本科畢業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