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厘清個人誌趣

高考填報誌願不是短期行為,而是與你未來的職業生涯緊密相連。有人說,專業決定職業;也有人說,專業與職業沒有什麼聯係,你看現在成功的人有多少從事的是自己原來所學的專業?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比較片麵和膚淺,專業與職業之間不是前者所說的一一對應的關係,也不是後者所說的一點關係也沒有。學習金融的可以成為經濟師或會計師,學習法律和電子的也可以進入銀行或會計事務所工作。

但是你要清楚,學以致用是最符合經濟效益的個人發展原則,尤其是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在每行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越來越專業的這個時代,你要想在非本專業上承擔起相應的工作並做出成就,那是需要你花費很大的個人代價(時間、精力、金錢)才能達到的。

不同性格的人適合不同專業的學習,你要厘清自己的性格特點、氣質類型、能力狀況,確定自己的專業愛好。分析自己是內向還是外向,是動手能力強還是善於動腦,是適合學習基礎理論將來從事科學研究,還是適合學習應用科學將來直接從事生產或服務,等等,以此來確定自己適合從事什麼職業,與該職業相對應的又有哪些專業。做足了這些功課後,將來填報誌願時就可以少走許多彎路。

上麵這些填報誌願前的準備工作,在高考之前並不需要你刻意去完成,你隻需要注意搜集相關信息即可。這些信息的來源渠道主要是:教育部陽光高考招生平台、各省市招辦印發的錄取資料、權威媒體出版的相關書籍和報刊、各高校負責主辦的招生網站等。

真相77平行誌願並非“零風險”

案例播報

2010年7月17日,浙江舟山一位家長在天涯網上發帖《實名揭黑幕:高考646分照樣讓你等於零,求媒體關注》,講述了兒子高分卻被無情退檔的遭遇——“我兒子今年高考理科646分,一家人都很高興。要知道浙江省2010年的高考一本錄取線是551分。我兒子A誌願填了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B誌願是浙江大學,C誌願是南京大學,D、E誌願分別是南開大學與西安交大。現在結果是A誌願直接退檔,其他誌願全部作廢。”

超出了浙江一本錄取線95分,為什麼還會被退檔呢?發帖人貼出了兒子報考誌願的網頁。

原來,他兒子在A誌願裏隻填報了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其餘5個專業都空著,而且沒填服從調劑。而其他4個誌願學校的專業填報中,多選擇了理科試驗班、工程試驗班、數學、土木工程和工程結構分析等專業。每所學校填報的專業最多4個,最少1個,沒有一所學校的6個專業填滿的,也沒有填服從調劑。

填完誌願後不久,一本批次的學校就公布了提檔線。看到兒子超了同濟大學的提檔線,全家人滿心歡喜,就開始等待錄取通知,每天上網查找錄取信息。然而,幾天後查到的信息是“未錄取”。後來,打電話到同濟大學招生辦,才知道被退檔。

於是,家長便在天涯論壇和貓撲網實名發帖,質疑“高考招生有黑幕”。

案例點評

平行誌願又稱“並行誌願”,即在高校各錄取批次分別設置一個平行院校誌願和一個征求平行院校誌願。各批次的平行院校誌願均包含A、B、C、D……若幹所院校(一般是3到5所)。每所院校誌願中又含有A、B、C、D……若幹個專業誌願(一般是4到6個)和1個專業服從調劑誌願。

平行誌願投檔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誌願”。在投檔時按考生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並逐個投檔,計算機在依次檢索考生所填A、B、C、D……院校誌願時,隻要一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該生即享受了該批次平行院校誌願投檔機會,由高校決定其錄取與否及所錄取專業。

在每批次平行院校誌願錄取結束後,省級招辦將通過市、縣(市、區)招辦及時向考生、社會提供考生錄取狀態和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專業及招生人數等信息查詢。未被錄取的考生可以按省招辦規定的時間,及時填報征求平行院校誌願。省級招辦對填報征求平行誌願的考生按投檔原則再次進行投檔,由高校決定其錄取與否及所錄取專業。如考生不按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填報平行院校誌願及征求平行院校誌願,則視為其自願放棄該誌願填報機會,可以填報下一批次平行誌願。

這個案例中,表麵上看,考生和家長好像冤情似海,實際上是由於沒有弄懂平行誌願的錄取規則所致。

平行誌願的一個特點就是依序性,如果這個考生投了A誌願,由於不服從調劑被退檔後就沒辦法投入B誌願和其他後續誌願。該考生的檔案雖然投進了同濟大學,但是土木工程專業是該校的王牌專業,錄取分數遠遠高於學校的提檔線,而考生又沒有填寫其他專業和服從調劑,所以就隻能退檔。而此時,考生後麵所填的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大等高校,也已經同時完成了提檔任務——即使沒完成,也隻能等到征集誌願時讓考生再重新填報。

呂老師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