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科考生小趙,2012年考了568分,高出一本線18分,在第一次填報誌願時,由於4個平行誌願填報的都比較高而落選。7月16日,他看到省招辦公布一批本科征集誌願信息,有31所一本高校未錄滿,其中竟然有他心儀已久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當初因為覺得該校高不可攀沒敢報,沒想到征集誌願時遇到它。雖然缺額的“應用物理學專業”不是太理想,但一想到能進入名校,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在征集誌願表上填上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以為自己高出該校投檔線18分,錄取應該是“甕中捉鱉”的事,孰料一天後傳來“噩耗”,自己又落選了,南航征集誌願的錄取分數竟然高達586分。

案例點評

征集誌願,是指在平行誌願錄取結束後,由省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未完成的招生缺額計劃,以及部分院校在平行誌願錄取後向該省投放的增招計劃。批次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根據征集誌願信息上網填報。在同一個批次,隻有平行誌願錄取結束後,才能進行相應的征集誌願填報和錄取。

某批次平行誌願投檔結束後,如果招生計劃已完成且沒有增加計劃,就不再進行征集誌願。

征集誌願的好處在於,考生在知道哪些院校還未滿額的情況下,能更有針對性地填報誌願。與傳統方式相比,能較好地克服填報誌願的盲目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生報到率。

本案例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征集誌願,並不是該校生源不足,而是由於平行誌願投檔規則等客觀因素造成的。

平行誌願強調“分數優先”,即投檔按考生的成績高低排序進行。為了避免高分考生的“二次落榜”,多數學校的投檔比例為1:1,投檔數不能超過計劃餘額數。由於平行誌願的投檔時間一般隻有一天,一旦考生由於專業受限等原因發生退檔情況,則學校退一份檔案就會再次出現計劃缺額;而這時再按照輪次從高分往低分補檔,時間上可能會來不及;再加上各高校退檔時間不一致,因退檔出現缺額的學校就隻能使用征集誌願來完成招生計劃。

明白了這個道理,考生小趙的再次落選就不足為奇了。

呂老師提醒

1.征集誌願與補錄的區別

(1)征集誌願是在招生過程中,招生院校沒有錄滿招生計劃,隻能通過征集誌願,才能錄取到計劃招生的人數;而補錄是在開學後,已經錄取的學生沒去學校報到,或報到後很快又放棄這個學校,致使在校生人數沒有達到招生計劃,再補充錄取學生就叫補錄。

(2)兩者在時間上的差別。征集誌願是在每一批次平行誌願錄取結束後進行,即在七、八月份進行;而補錄是在新生入校以後進行,即在九、十月份進行。

(3)征集誌願涉及各個批次的院校,而補錄一般隻涉及三本院校及高職專科院校,因為這兩類學校每年新生入學時報到缺失率比較高。

2.征集誌願的學校不一定都是差學校

隻要一個院校填報人數少於院校計劃招生數或投檔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這個院校就有可能征集誌願。所以,每一批次都有參加征集誌願的學校。當然,越往下,參與征集的院校名額越多。因此,考生填報征集誌願時不要挑肥揀瘦。

征集誌願的特點決定了進入征集誌願行列的院校、專業除一批本科個別院校外,大都不盡如人意,或是院校檔次低,或是專業大眾化,或是地域偏遠。

3.征集誌願的學校分數不一定低

參與征集誌願的學校,投檔分數不一定比第一次錄取時低,恰恰相反,多數學校會抬高很多,原因有三點:一是參加征集誌願的考生,都是第一、二誌願落選的考生,多數考生害怕落入下一批次,有“抓住最後一根稻草”的心理;二是征集誌願的院校又隻是招生的部分院校,缺額計劃不多,選擇餘地相對較小,多數考生是“我的眼裏隻有你”;三是征集誌願與第一次填報誌願一樣,也是采取平行誌願方式,無論考生填報幾個誌願,都是采取分數優先的原則進行投檔。

4.填報征集誌願的方法

填報征集誌願的方法與填報其他誌願的方法不盡相同。一般來說,一批本科征集誌願不能用分數段、位次段,或比對院校提供的錄取資料進行。正常情況下,一批本科院校很少有連續兩年在某省落入征集誌願的。偶爾進入征集誌願的院校都是個別專業計劃未完成造成的。填報二三本、高職專科院校征集誌願時,可以參考院校公布的前期錄取資料。同時,考生在填報征集誌願時也要考慮誌願梯度問題。

5.填報了降分征集誌願就一定能被錄取嗎?

有的院校在參與征集誌願時,由於缺額較多,會降分征集誌願,即在同批次最低控製線下降分提檔,降分幅度一般是20分以內。但是,這並不等於說,考生填報了降分征集誌願的學校就一定能夠錄取。因為考生是否被錄取與征集誌願填報的人數多少有關,當報名參加征集誌願的人數大大超過院校征集缺額計劃數時,院校就不再進行降分征集誌願的投檔。所以填報了降分征集誌願不等於一定被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