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及教育部就發文,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開展外國學位證書及高等教育文憑、證書的認證谘詢工作。

(1)國外(境外)學曆、學位認證的主要內容:

a.確認申請人是否曾在國外頒發證書的高等院校或教育、科研機構學習或研究;b.就讀學校或機構是否為所在國政府或權威評估機構所認可;c.就讀學校或機構是否開設有證書涉及的專業並授予相應的學位;d.是否確實獲得該學曆或學位;e.就讀的學曆年限;f.確認申請人所獲學位證書、文憑類別和學曆層次。

(2)國外(境外)學曆、學位證書的認證範圍:

a.在國外攻讀正規課程所獲大學專科以上(含大專)學曆、學位證書;b.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取得的國外學位證書;c.經省、直轄市、自治區一級教育主管部門批準的碩士學位以下(不含碩士層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取得的國外學曆、學位證書。

(3)目前不在認證受理之列的證書:

a.不在上述認證範圍之內的國外學曆、學位證書;b.外語補習和攻讀其他非正規課程(如短期進修)所獲得的結業證書;c.進修人員和訪問學者的研究經曆證明;d.未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所頒發的國外學位證書;e.未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一級教育主管部門批準的碩士學位以下(不含碩士)層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取得的國外學曆學位證書;f.函授取得的國外學曆、學位證書;g.非學術性國外榮譽稱號或學位證書;h.在國外獲得的聯合辦學學曆學位證書。

8.加拿大私立學校問題多加拿大是中國留學生較為集中的國家,每年有近萬名學子遠渡重洋前往求學,其中許多人就讀於私立學校。中國教育部曾多次發出預警,提醒留學生“不要盲目選擇加拿大私立學校”。

(1)很多學校就是為了賺錢

加拿大各省,尤其是人口和教育資源集中的沿海省份,素來把麵向海外留學生的教育產業當作重要經濟來源。據統計,在東部的安大略省,獲準的私校多達550所以上;西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也有530所之多。

學校越來越多,而近年來由於加拿大收緊留學生就業政策,致使留學生數量與日俱減。僧少粥多,學校間的競爭自然也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私校便采用不正當手段弄虛作假,招徠學生,以達到斂財的目的。

(2)問題學校有恃無恐

為發展“教育產業”,加拿大各省對私校審批門檻很低,學校在未經政府嚴格審查的情況下,能輕易獲得營業執照。許多省的現行私人職業學院法規是30年前訂立的,太過陳舊,不足以衡量私校教育質量。加拿大雖然重視教育產業,卻很少如法國、澳大利亞等國一樣,由使領館文化處等官方機構出麵協調海外留學推介,而是由學院和中介公司按照商業模式自行推介,導致院校介紹中誇大之辭比比皆是,在學院出現問題後也處理不力。西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半年內被暫停招生的86所私校中,竟有46所很快被解禁,因此問題學校有恃無恐。

真相100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複讀

案例播報

第一年高考,我差十幾分沒有考上北大,被南京審計學院錄取。我沒有去該校報到,而是經過一年的複讀,考入清華。回憶起複讀那一年,感覺就是一個詞:後怕!

我是在原來的高中插班複讀,學習環境沒什麼變化,帶我的還是原來的班主任,對我又格外照顧。然而我發現,複讀的時候,周圍的人都和我一樣變得敏感,周圍的空氣也變得沉悶。

媽媽每天中午步行半個多小時給我送飯,這是高三時都沒有的。爸爸媽媽不再特別追問我模擬考試的分數,不再輕易地“損”我,也許他們也覺得我很累,壓力很大吧。爸爸把養了好幾年的一對鹿狗都送人了,怕它們的叫聲影響我學習。班主任老師也對我的每次考試成績更加敏感,在複讀的一年裏,我幾乎每次大考都能拿到年級第一名,唯獨二模成績掉到了十多名。如果是去年,班主任會在班裏當眾批評我,給我施加壓力,而這次,她隻是放學後悄悄叫我留下,幫我找各科丟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