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鬼穀子絕學之內斂智慧(2)(1 / 3)

三、實意法騰蛇:領導者要思慮精純

領導者思慮要精純,就是要不斷地搜集更多的信息和資料充實自己,給自己提供更多決策依據,讓自己的謀略得到提高。古代有望子成龍,現在則要望父成龍。一個好的父親能夠讓孩子少奮鬥許多年。公司裏也一樣,不要隻強調員工成長,老板更需要成長。因為老板定方向、定戰略。怎麼定戰略?了解更多的信息,搜集信息,然後再去作決斷。

《本經陰符七術》的第三篇講道:“心欲安靜,慮欲深遠。心安靜則神明榮,慮深遠則計謀成。神明榮則誌不可亂,計謀成則功不可間。意慮定則心遂安,心遂安則所行不錯,神自得矣。”就是說,我們要搜集更多的信息充實自己,讓自己的思路更清晰。心安靜下來了,才能夠思考得長遠。心安靜下來,精神飽滿,深謀遠慮,才能夠讓我們達到好的結果,好的結果出來了,誌就不亂了。誌不亂了計謀也就跟著就來了。

那怎麼樣才能達到思慮精純呢?向騰蛇學習。騰蛇有幾個特點:

第一,考慮周密。騰蛇會藏在一個隱秘的、不會被侵害的地方,極具耐心,且十分機警。有一個作家這樣描寫周恩來:周恩來就像眼鏡蛇,他和你交談的時候身體前傾,眼睛看著你,就像眼鏡蛇在抓時機隨時就要撲上去一樣。他不錯過你說的任何一句話、任何一個字,一旦抓住時機,他馬上撲上去,一擊即中。所以周恩來善於處理國際事務中很複雜的問題。

第二,快速出擊。一旦有獵物撞到它的勢力範圍,它能用極快的速度準確地出擊。

第三,非常準。穩、忍、準、狠是蛇的特點,穩,穩健、很安穩、很安靜。忍,隱忍、等待時機。準,一旦抓住時機,確定準確的策略。狠,一擊即中,使對方猝不及防。

怎麼樣才能達到騰蛇一樣穩、準、狠?怎樣把警覺變成自己的本能?靠的是訓練。就是按照標準的動作一再重複,重複到潛意識,重複到變成本能的一種反應。就像學開車的人,剛開始手忙腳亂,不知道該怎麼開,經過嚴格的訓練,融會貫通。到後來坐上車後,根本不需要想怎麼開車,想著到哪裏去就行了。人車合一的時候,實際上開車就變成自己的本能了。所以說人的警覺直覺也是可以訓練的。比如一個警察,經常抓小偷,他往車上一站,大致看一眼就知道誰是小偷。而我們就渾然不覺。因為警察經過專業的訓練。怎樣去訓練?

第一,見微知著,不斷地學習總結。

第二,大量演練,提高自己的實踐經驗。

第三,內視反聽。內視就是回過來看自己,反聽是聽聽自己的心聲。內視反聽是潛意識在作決定。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總結、自我檢討,然後才能夠自我超越自我升華。這就是我經常給大家講的一句話:“每天不僅要洗臉,還要學會每天要洗心。”

訓練自己的警覺,訓練自己的直觀。自我反省、自我審察、頭腦清醒、思路精純,然後才能探究人世間的為政之道。怎樣才能達到內視反聽?那就需要安靜五髒、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動。

關注事情的過程遠比關注事情的結果更重要,隻要過程是對的,結果一定是對的。我訓練大家的演說智慧,發現很多人在舞台下麵侃侃而談,頭頭是道,但到舞台上一站就魂飛魄散。原因還在於內心沒有靜下來。為什麼沒有靜下來?因為大家一直在關注兩件事情:我能不能把它講好?關注的問題是結果;講不好了大家會不會笑話我?關注大家眼神。太考慮問題的結果,欲望太強,內心不能安定,思維混亂,對自己沒有信心,所以一到舞台上就斷電,一想到演講就心驚膽戰。不是大家不會講,是因為大家沒有經過嚴格的培訓。當不關注問題的結果,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把目前的事情做好,結果自然就出來了。所以過程有時候比結果更重要。無欲而求,倒空自己,不要讓一切的煩惱纏繞自己的內心。自己的內心才能夠靜下來,靜能生慧,思路也就出來了。

四、分威法伏熊:領導者要深藏不露

我們經常說“有誌者,事竟成”,但前提是要識時務。如果雞蛋立誌去跟石頭碰,結果肯定是自己碎掉。所以領導者還要學會知大局、識時務。識時務者為俊傑!

怎樣去識時務?就是要“分威法伏熊”。熊的威力是無與倫比的,一個熊掌拍下去可能會把一個鋼板打彎。熊在攻擊人之前,可以把自己藏在一個沒有什麼能侵害它的地方,別人看不到它,但一旦發威,就力克千軍。這就告訴我們,時機未到的時候一定不要張揚。“聖人謀於陰,故曰神”,聖人私下作準備,私下謀略,別人都沒有察覺到,等到他成功了,大家說他真神。“成於陽,故曰明”,大家隻看到成功的外表,不知道他背後的努力,就會認為這個人是天生的懂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