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鬼穀子絕學之成事智慧(1)(1 / 3)

一、凡謀有道:科學謀劃

成事需要具備哪方麵的素養和哪方麵的智慧?鬼穀子先生說過:“謀,莫難於周密。說,莫難於悉聽。事,莫難於必成。”

天下最難的三件事,第一件是要謀劃難於必定周密,第二件是策劃建議難於必定被上麵所采納,第三件是做事最難於必定成功。這三件事正與本書題旨有關,也是我們做事情最終想達到的一個結果。

情投意合

要想做一個好的謀劃,首先要考慮與誰合夥,與哪些人打交道。

我在創業的時候曾經對合夥人說過:慎重選擇戰略夥伴,慎重選擇合作夥伴,要像找老婆一樣去找合作對象,但老婆可能就隻是過一輩子,但如果合夥辦的是百年企業,那就牽扯子孫後輩,所以找誰合作很重要。“鳥伴鸞鳳飛騰遠,人陪賢良品自高。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和那些品位高的人在一起,成長是不知不覺的。與那些低俗的人在一起,墮落也是不知不覺的。

《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是領兵製勝、整合資源、俘獲人心的謀略寶典。這兩大名著開篇的前幾章都說的是建隊伍的事,比如《三國演義》開篇第一章就是《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柳傳誌曾經說過,第一件事情是定戰略,第二件事情是拉隊伍。所以帶團隊是很重要的,和哪些人合作是很重要的。你能多快達到目標,關鍵取決於你和哪些人合作做事情。所以現在說“謀必欲周密,必擇其所與通者說也”,所謂周就是周詳完整,希望沒有任何的遺漏。所謂密就是細密、細節,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是從每一個小的細節來抓起,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如果謀略要想達到周和密,必須選擇與自己親密結交的思想相通的人士。而“通者”包括兩個方麵。

第一,價值觀要統一,方向要一致。物歸其類、“抱薪趨火,燥者先燃”,拿著一堆柴火放到火裏邊,最幹的柴火最先燃燒。“平地注水,濕者先濡”,在平坦的地方倒水,濕潤的地方首先進水。價值觀一樣,彼此情投意合,就會一拍即合。

第二,專家,內行。價值觀達成一致之後,這個人還得是這個方麵的專家、內行,否則他對你要做的事情一知半解,甚至根本就不了解,他能給你出什麼主意?

找到人之後,“結而無隙也”,把利益結合在一起,沒有任何縫隙。情投意合,彼此認同,且要多做溝通多商量,提的建議對方才願意接納。

“同情而俱相親者,其俱成者也。”事情都成了,大家情投意合,彼此感到很親近,然後事情才有成功的可能。

“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也。”大家都想要那一個東西,彼此就會有矛盾,產生傷害。

“同惡而相親者,俱害者也。”兩個人有共同的敵人,那麼他們兩個在一起,往往會結成聯盟。

“同惡而相疏者,偏害者也。”兩個人有同樣的忌諱。如果他們兩個之間互相不聯結,有一個人可能就有危害。

“故相益者親,相損者疏。”兩人有共同的利益,彼此就會更親近,大家有彼此的忌諱,在一起可能就會疏遠。

鬼穀子的另外一個追隨者叫黃石,他寫過一本書叫《素書》,裏麵說道:

“同誌相得”,大家有共同的誌向,彼此在一起合作,互相搭台,就能得到更多的結果。

“同仁者相憂”,都有仁愛之心的人,會互相擔憂,英雄惜英雄。

“同惡相黨”,大家有共同的敵人就能結成死黨。

“同愛相求”,你也喜歡書法,我也喜歡書法,我們兩個在一起就有共同的追求。

“同美相妒”,就是說同是美人,互相嫉妒。比喻有同樣擅長之術的人不易相處。

“同智相謀”,大家都非常有智慧,在一起商量的話會相得益彰。

“同貴相害”,在一個朝廷裏,皇帝喜歡這個臣子,也喜歡那個臣子,這兩人相爭寵,就會互相掐起來,和珅和紀曉嵐、明珠和索額圖、王強和楊六郎就是如此。

“同利相忌”,是說同行是冤家。

“同聲相應”,指誌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同氣相感,同類相依”,同一類的人很容易走到一起。

“同義相親”,彼此都講究道義,更容易親近。

“同難相濟”,平時大家各做各的事情,見麵不互相打招呼。但汶川地震的時候,不管認識不認識,大家都會捐錢,無償資助。

“同道相成”,誌向一樣的會相得益彰,共同取得成功。

“同藝相窺”,大家都有手藝,就會想著如何把競爭對手的手藝學到手,看看競爭對手是怎麼做的。比如你也做包子,他也做包子,他做的包子很多人去買,你肯定會思考為什麼他的包子那麼受歡迎。

“同巧相勝”,大家在哪一個方麵都有這個技巧,彼此不服,都想爭奪頭把交椅,看誰是江湖第一,誰是老大。

這就是我們與別人打交道過程當中需要了解的人性。出謀劃策者共事之間若不能同義相親、同類相依,謀劃就不能周密。如果彼此之間價值觀不一樣,所遵循的道義不一樣,謀劃就很難達到周密。把彼此的利益結合在一起,才能夠合情、合力、合拍、合時、合數,才能夠把彼此的潛能激發出來,把自己的想法貢獻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