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果一個領導者寬宏大量,安詳從容,正直而沉靜,與他打交道的人無不會因為他而受益,這就叫“天下無不肉”。“善與而不靜,虛心平意,以待傾損”,很多人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說是老是攪和、摻和,什麼事情他都做,授權不徹底,而且沒有大誌,那就等死吧。還有一個版本,對它的翻譯是這樣的:善於親近民眾,有很強的親和力。關心老百姓的疾苦,而組織還不夠穩定,這時候領導者就要加強自己的修養,虛懷若穀,懷柔天下,以德服人,贏得大家對你的認同,避免意氣用事,免遭顛覆。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後一種解釋。
方略二,領導者要保持明察。
鬼穀子談到了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之,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之,則無不聞。以天下之心慮之,則無不知。”一個領導者,不要閉塞視聽。當你看不到聽不到的時候,就失去了作決策的依據,容易犯錯誤。你應該讓天下所有的人的眼睛變成你的眼睛,他們看到什麼事情都彙報給你,都跟你自己看到的一樣。用天下之心體恤天下,就沒有什麼不知道的事情。這就告訴做領導的,眼睛要亮,看得穿;耳朵要靈通,要聽得真;心思要睿智,想得透。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問題,考慮問題,去解決問題,你就會有強大的向心力。
薑太公也說過:“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自己把天下利益占盡了,能不失天下嗎?天下為公,是薑太公最早提出來的。所謂以心換心,天下歸心。所以領導者隻是自己去聽、去看、去思考還不夠,如果員工一起幫他聽,幫他看,幫他想,他才能成為做大事的人。
方略三,勿輕而許之,勿堅而拒之。
在聽取下屬建議進行決策的過程中,鬼穀子告訴我們兩個原則:第一,勿輕而許之,第二,勿堅而拒之。
輕而許之,就是輕易地答應別人一件事情。有句老話叫“輕諾者,必寡信”。尤其做領導的,不要輕易地給大家許諾,領導很輕易地做個許諾,很輕率地把它忘掉了。員工卻記得很清楚,如果不能兌現,那麼員工就對領導喪失信心了。
勿堅而拒之,別人提到的建議和意見,不要馬上斷然拒絕。馬上拒絕對方,讓對方感覺你這個人剛愎自用,聽不進去別人的建議。“高山仰之可極,深淵度之可測”,高山再高可以達到,水再深可以測量。如果一個人能聽得進別人的話,能夠采納別人的建議,博采眾長,那麼是沒有人知道你內心的深淺的。
方略四,賞罰分明。
鬼穀子告訴我們,“賞者貴信,用刑貴正”。賞給別人重在說到做到,要想處罰別人貴在公平合理。“必驗耳目之所見聞”,對一個人是賞是罰,必須要調查清楚,做對了賞他,做錯了罰他,要有事實依據。獎是遵循著人們追求快樂的原則,罰是人們忌諱惡、忌諱錯的結果。“賞罰必信,如天如地,乃可禦人。”獎罰分明的團隊,是不可戰勝的。
領導者的左膀右臂很重要。英者可以為相,雄者可以為將。雄才英才兼備者,可以為王。那麼一個領導者,英才不可少,他幫你出謀劃策,定戰略,定管理製度,定發展方向。雄才也不可少,武將保家衛國,衝業績,有業績就有命,沒業績就沒命。
吳王闔閭開疆辟土成為一霸,因為他文有文臣伍子胥,武有武將孫武。當伍子胥把孫子推薦給吳王闔閭的時候,吳王闔閭並不相信孫武。
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於吳王闔廬。闔廬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呼?對曰“可。”闔廬曰:“可試以婦人乎?”曰:“可。”
於是許之,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與左右手、背乎?”婦人曰:“知之。”孫子曰:“前,則視心;左,視左手;右,視右手;後,即視背。”婦人曰:“諾。”約束既布,乃設鈇鉞,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婦人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複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婦人複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斬左右隊長。吳王從台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願勿斬也。”孫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遂斬隊長二人以徇。
用其次為隊長。於是複鼓之。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於是孫子使使報王曰:“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吳王曰:“將軍罷休就舍,寡人不願下觀。”孫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
於是闔廬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西破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