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銷售員或者一個生意人,隻要是賣商品的,要想取得好業績都必須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一個好的賣家,從衣著打扮到對自己所賣商品的了解,一樣都不能馬虎。所以,在賣商品之前,一定要修煉好自己作為賣家的素養。
提升業務素質,才能提高銷售額
賣家的業務素質,是指與推銷業務要求相符合並保證能在推銷活動中取得一定業績的綜合能力。它是賣家個人能力的一種體現。賣家具有良好的業務素質是非常重要的。賣家經過一定的學習、培養和鍛煉,其業務素質可以得到提高。通常,賣家的業務素質包括以下九個方麵的內容:
1.觀察能力
賣家的觀察能力是通過對消費者的家庭背景、社會關係、職業、經曆、收入水平的了解;對消費者氣質、性格、興趣愛好的了解;對消費者對社會、對工作、對購買的態度的了解;對消費者在整個購買過程中所擔任的角色、所處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的了解;對消費者在人際關係中的特點等的了解,尋找出與購買之間的規律,捕捉對推銷有利的信息,從而不失時機地向消費者介紹商品、提供服務,達到良好的推銷效果。
2.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人們為了某種目的,運用語言、非語言方式相互交流的本領。社交能力是從事推銷工作必備的重要能力。
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人很善於與他人打交道,一旦相識,便能很快找到有共同興趣的話題,經過交談加深互相的了解,彼此留下良好的印象;而另一些人見到別人後,隻會平淡地寒暄幾句客套話,然後就不知所措了。這兩種人的差別就在於社交能力的強弱。
社交能力是衡量一個賣家能不能賣出自己商品的標誌,賣家要善於與各界人士建立親密的關係,而且還必須懂得各種社交禮儀,比如日常生活禮節、外事交往禮節、宴會聚會禮節、公共場合禮節等。在與顧客洽談過程中,往往有些問題在正式談判場合不能得到解決,在社交場合卻能得到圓滿解決。
3.應變能力
賣家在日常工作中會接觸到不同的顧客,他們有著不同的籍貫、性別、年齡、宗教信仰、文化知識、思想觀念、社會閱曆、生活習慣和交往禮節等。因此,在推銷過程中,賣家首先要認真觀察顧客的特點,掌握風土人情、生活習俗,了解其知識水平和文化涵養。
社會環境是不斷變化的,每一因素的變化都會對推銷工作產生重要的影響。例如,在市場經濟深化發展中,出現了企業兼並、股份公司等現象,從而產生了新的推銷組織;在市場競爭中,有新的同行加入競爭行列,出現了新的競爭對手。社會環境的複雜性和企業麵臨情況的多變性,都要求賣家具有適應變化的能力與技巧。
賣家在日常工作中還要機警靈敏,隨時應付可能發生的顧客異議和突發事件。賣商品的過程並非總是一帆風順的,它有順利發展的時候,也免不了會慘遭失敗。對偶發事件的處理,直接關係到買賣活動能否順利擺脫僵局,走出低穀。賣家的靈活應變能力可以在企業順利發展之時,推動營銷工作走向更新的領域,開創新的局麵;在遭遇障礙之時,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想方設法尋求對策,克服障礙繼續向前;在受到損害之時,臨危不懼,盡快找到補救措施,反敗為勝。
4.自控能力
賣家在推銷過程中雖然要有很強的自控、忍讓能力,但這絕不意味著可以放棄原則。要想做到既忍讓又不失原則,就必須具備靈活敏捷的反應,事先有所準備。
海爾冰箱在進入歐洲市場前,去歐洲參加了一個展銷會。但是一名組委會的負責人不讓海爾參加展覽,他說中國的冰箱質量不好。當時,去參加展銷會的工作人員都很著急。這時,一位副總裁想到了一個解決的辦法:把冰箱的標簽都揭去,然後讓那位負責人挑選哪些商品的質量更好。結果選中的兩台冰箱都是海爾生產的。他不得不佩服海爾的產品質量,也隻好讓海爾參展。試想如果參展人員缺乏足夠的自控能力,與那位負責人大吵起來,或者幹脆不參展了,拉著冰箱回國,海爾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因此,推銷員要有足夠的自控能力,以便很好地處理一些錯綜複雜的情況。
5.表達能力
賣家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博得顧客的歡心,使人樂於與其交往,也有助於說服顧客,取得良好的推銷業績。賣家的語言表達能力表現在語句清晰、簡潔、明了、準確適度、入情入理、親切優美,能感染對方,激發起顧客的購買欲望,形成良好的推銷氣氛,實現銷售的目的。
6.業務知識
賣家具有豐富的業務知識是非常重要的。賣家應具備的業務知識包括:企業知識、商品知識、用戶知識、市場知識和調查知識。賣家不僅要推銷商品,而且要成為一名出色的市場調查員,善於開展對目標市場的宏觀和微觀、近期和遠期的調查,並在調查的基礎上善於分析和綜合,準確地掌握和預測市場的變化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