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感恩
我在一些總經理研修班授課時,曾對五期學員發問卷進行調查,問他們在全球五十種企業前沿課程中,哪一種課是中國企業最急需要補的。
得出的結論令人吃驚,中國目前最缺的課是感恩課。有幾位企業總裁說:“如今,有能力的人多的是,有技術的人也多的是,隻是有品德,有感恩之心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許多企業花了很多錢培養的高級人才,回單位還沒幹上三五個月就拍屁股找借口走人了,有的甚至招呼都不打。”
“許多員工在單位工作期間得到了房子、車子,一旦離開單位就到處講原單位的壞話。”
“大部分員工隻記得工資日、節假日,不記得任務完成日、年度計劃。”
“我公司效益還行,逢年過節單位都發較多禮物,就去年下半年效益差點,沒發,我就聽到員工在背後罵公司領導:‘不是東西!’”
“唉,五“心”級的高級人才比五星級的賓館還難找呀!”
目前,中國從業人員最大的問題就是“感恩缺失”。當然,中國文化裏並不缺失感恩文化基礎,中國倡導感恩由來已久,如:我國海南有個昌感(感恩縣),山西有個孝義縣,湖北有個孝感縣。
另外,還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有“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有“受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有“有德於我,不可忘也”,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今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知恩不報非君子”等數千年無數的古訓告誡,古人很早就懂得了感恩的重要性,不過今天在改革開放的經濟浪潮中感恩已經大大弱化了。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它。
那麼,什麼是感恩之心?“感恩”的拚音是ganen,兩個字的第一個拚音字母加起來就是ge,感恩即“給”。所謂“感恩”,《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對別人給予的幫助表示感激。”“感恩”,就是對自然、社會和他人給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認可,並真誠回報的一種認識、情感和行為。古人說得好:“受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感恩,不一定非得是那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它是一種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感動並能享受這一感動的思想境界。一個人如果有了感恩的心態和習慣,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因為“生活就是一麵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如果你不知感恩,隻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成功時,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許多;失敗時,不感恩的借口卻隻需一個。殊不知,失敗或不幸時更應該感恩生活。感恩,使我們在失敗時看到差距,在不幸時得到慰藉,獲得溫暖,激發我們挑戰困難的勇氣,進而獲取前進的動力。換一種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與不幸,對生活時時懷一份感恩的心情,則能使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態、完美的人格和進取的信念。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在水中放進一塊小小的明礬,就能沉澱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們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則可以沉澱許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許多的不滿與不幸。感恩,會讓你的工作更出色,生活更美好。
感恩本是“以德治國”中德的重要內容之一,有待進一步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和步驟進行推行。首先,中國的感恩文化和西方國家帶有宗教信仰的“感恩”完全是兩碼事。中國感恩文化的研究旨在提升情感品質,補充教育不足,倡導職業道德,創建和諧企業,構建和諧社會。其次,要為企業和社會培育出感恩的人,具體體現就是敬崗、愛崗、靚崗、守崗、忠崗、富崗、榮崗、謝崗的站崗標兵!而西方國家帶有宗教信仰的“感恩”,例如美國的“感恩節”,它是對上帝的一種感恩方式,是感謝上帝對人類的一種饋贈。
一個組織團隊中,感恩不僅僅是老板的事,它更是每一個員工的事。老板要感恩於員工的付出,員工更要感恩於老板的給予。一個組織中如果每一個成員都有一顆感恩心,把感恩的心融入工作中,那麼我們就能真正創建和諧企業,打造最具戰鬥力的精神團隊,為人類創造更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