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劍中機關(1)(3 / 3)

戴笠把手串接過去,眉眼不動:“隻是跟新聞界的朋友打了幾個招呼而已,一城你也真是見外。”

“哪裏,這是宗室給我的,借花獻佛而已。”許一城笑道。

戴笠嘿嘿一笑,把手串隨手擱在旁邊桌麵上。

許一城知道,這位聯絡參謀的實力,可比這頭銜可怕多了。他麾下隻管著一個調查通訊小組,外號十人團,但卻可以上達天聽,是蔣介石的私人情報機構,位卑而權重。在北京這個地方,稍微有點地位的人,都忌憚這位聯絡參謀的能量。蔣介石走後,他獨住恩園,從這個細節就能看出戴笠在最高領袖心目中的地位。

戴笠這次跟隨蔣介石來北京,為的是在當地營建領袖耳目。許一城離開協和醫院之後,立即就去拜訪了他。兩人有舊,一拍即合。此前針對孫殿英的一係列行動,都是許一城居中策劃,戴笠跟京師警察廳和各大報館打過招呼,不然那些人不可能配合得如此行雲流水。

“哦,對了,你引薦的那個吳鬱文昨天來拜訪過,孫殿英的案子算是他破的,來找我邀功了。”戴笠隨意蹺起二郎腿,神態輕鬆。

“覺得此人如何?”

“是條惡犬。”戴笠毫不客氣,“不過倒是很識時務。這次他這麼賣力幫你破案,也是衝著我來的。我跟他談妥了,準備給他在中央憲兵教導總隊謀一個隊副的位置。”

許一城“嘖”了一聲,中央憲兵教導總隊,那可是蔣介石的嫡係,吳鬱文運氣真不錯,這麼快就在新主子麾下找到好位置了。戴笠身子前傾,看向許一城似笑非笑:“一城,你也不必羨慕。隻要你一句話,我可以許給你個更好的位置。”許一城連忙擺了擺手:“這個咱們不是談過了嘛。我專心學術,對政治的事不感興趣。”

戴笠把身子重新靠回去,惋惜道:“你幾篇新聞稿一發,就逼得孫殿英差點抹脖子上吊。這份手段,若是能用在大處,對領袖、對國家都是一件幸事呀。”

一提孫殿英,許一城精神一振:“這個案子,上頭現在怎麼說?”他花那麼大心思,就是希望能對盜掘東陵的盜墓賊予以嚴懲,以儆效尤。戴笠似乎早猜到他的來意,不急不慢地從桌子上拿過一份公函,遞給許一城。許一城拆開一看,上頭是一封龍飛鳳舞的手令——

“呈文具悉,通飭所屬,一體嚴密緝拿,務獲究辦,毋稍寬縱。”落款蔣中正。

“蔣主席親自下令,一城你可以放心了吧?”戴笠又拿過幾份公文,比如北平地方法院派員赴東陵取證的派遣令、河北省主席商震命警備司令張蔭梧派兵保護東、西陵的電令、遵化縣的盜墓通緝布告等等,總之從蔣介石以下,各級大員一層層地發話,氣勢驚人,擱到古代,相當於是六部會審的大案了。

許一城讀了一遍,心中覺得踏實了許多。隻是他發現所有的公文裏,都沒提及孫殿英的名字,而是以“直奉聯軍”“逆軍某部”“流寇”等含糊字眼代替。

戴笠看出他的疑惑:“政府行文,須得依照法製辦事。法院未曾宣判之前,自然不宜先露姓名。”說完他把公文收起來,“正好你在這兒,最近有人在我這裏存了一樣古董,托我轉交蔣公。我請你這位專家先來掌掌眼,萬一是贗品,也省得我丟醜了。”

許一城來了興趣,能送到蔣介石身前的,不知會是什麼好東西。戴笠嗬嗬一笑,側身從旁邊櫃子裏拿出一樣東西。一見這東西,許一城像是被黃蜂蟄了一下,霍然起身,臉色鐵青,驚訝得說不出來話。

戴笠手裏是一柄短劍,劍身略彎,劍鞘是鯊魚皮套質地,鑲嵌各色寶石,上有九道明黃金紋,氣質高貴,望之凜然。即使是在這麼一間普通陰暗的屋子裏,它仍顯得那麼雍容和從容不迫。

乾隆皇帝的九龍寶劍?

許一城內心驚駭,幾乎無法掩飾。這把寶劍不是已經被堺大輔拿走了嗎?怎麼又到了戴笠手裏?難道支那風土考察團的人,已經被戴笠給抓住了?

“這是誰送到你這兒的?”許一城不顧禮貌,大聲問道。戴笠沒料到許一城這麼大反應,一瞬間有點不知所措,半晌方道:“這是孫殿英送過來的,說是追剿馬福田、王紹義匪幫所得。要不你看看?”說完給遞了過去。

許一城現在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九龍寶劍上,根本沒聽出戴笠的弦外之音。他毫不客氣地抓起寶劍,橫放在自己身前,右手掌心從劍尖緩緩地向下摩挲,一直摸到劍柄末端,然後緊緊攥住。

這一切悲劇的起源,這一切疑團的終點,終於被他握在了手裏。

許一城眯起眼睛,仔細地觀察著它的每一處細節,態度前所未有地嚴肅。九龍寶劍的劍柄和劍格是一整塊良質美玉雕成,全無拚接痕跡,這說明原玉體型驚人。這麼大塊的極品原玉,隻雕成這麼一點,玉料十不餘一,真是奢侈驚人。另外在劍柄外側,還覆有一層裝飾用的紫金利瑪銅條。這紫金利瑪銅是清宮秘藏的響銅,是用紅銅、金、銀、錫、鐵、鉛、水銀、五色玻璃麵、金剛鑽熔煉而成,產量極稀,一般用來鑄造禦奉佛像。這把寶劍能用紫金利瑪銅裝飾,足見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