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粵商代表,代代皆有才人出(3)(1 / 3)

鄭裕彤雖說接受的是金鋪舊式的帶徒教育方式,但是他並不保守,甚至超前具備現代人的經營理念。在他全新思想指導下,“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不再為總裁獨有,而是資產共有,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現代企業。在他的思維方式中,獨具特色的洞察力,令同事們人人稱道。由於職工的利益和公司的效益直接掛鉤,大家更加同心協力地為公司拚搏。結果,當年公司的盈利就達到了500萬港元。

當時在香港,金鋪比比皆是,競爭十分激烈。那時,黃金成色一律為九九金,而鄭裕彤卻大膽投入資金,首創製造了九九九九金,率先開創了金飾製造的新工藝,同時也領導了消費領域的新潮流,此項壯舉為“周大福”今後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鄭裕彤銳意進取,不斷開拓新市場,短短幾年,“周大福”分行便已增至11家。每逢星期日,鄭裕彤便召集所有的分行經理開會,共同研究如何開展業務。所以,鄭裕彤每周7天的工作日都排得滿滿的,從未有過休息日。有人說他是靠運氣發的財。鄭裕彤卻說:“香港是個充滿無限機遇和挑戰的地方,機遇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麵對挑戰是每一個人都回避不了的,關鍵在你如何去辨識,有無足夠的心理準備”。

當鄭裕彤將“周大福”推上一個新台階後,他又開始向新的領域進軍了。

(三)把目光轉向鑽石業

鄭裕彤具有極強的駕馭市場的能力。在香港,鄭裕彤享有“珠寶大王”的美稱,而這還不僅僅指他的金飾,更有後來使他進入世界珠寶之林的鑽石業。鄭裕彤十分關注國際珠寶飾品的流行款式,他在觀察中發現,許多極有身份的西方女士,喜歡佩戴鑽石飾品,黃金飾品已不被她們所器重,得出此結論後,他開始把目光轉向了鑽石業。

熟悉珠寶業務的人都深知,要想經營好珠寶生意,首先必須要經營好鑽石,因為鑽石號稱“珠寶之王”。鑽石的主要產地是南非,那裏有一定壟斷性組織——戴比爾公司,它控製了全世界80%的鑽石生意。這家公司有計劃地向世界各地的珠寶商分發許可證牌照,隻有持這種牌照方可從戴比爾公司批購鑽石,而全世界也不過隻有500張這種牌照。而在香港隻有1張,屬於當時號稱“鑽石大王”的廖桂昌。就是這張“戴比爾斯”牌照,曾嚇退了一大批鍾表商,一些業內人士稱:“要從戴比爾斯購到鑽石,簡直比從天上摘星星還難”。

鄭裕彤並未因此而退卻,他通過調查發現,南非的鑽石雖歸國家所有,但鑽石加工廠大多是民間私營的,於是他決定在南非買下一間持有“戴比爾斯”牌照的公司。這樣不但使他順利擁有“戴比爾斯”牌照,而且解決了鑽石加工的問題。到70年代,鄭裕彤已成為香港最大的鑽石進口商,每年的鑽石入口量約占全港的30%。經營珠寶業的成功,使鄭裕彤成為香港聲名顯赫的人物。國外的報紙形容珠寶大王的產業,說他的龐大商業王國,是由光芒四射的珠寶鑽石堆砌而成的。

(四)投資地產從香港到內地

然而,當人們還把他看作一個珠寶商的時候,鄭裕彤的目光已經投向了另一個陌生行業——房地產。

上個世紀50年代,香港房地產剛剛起步,看好並敢於投資房地產的商人寥寥無幾。鄭裕彤搶先介入,開始陸續投資跑馬地的藍塘別墅並在銅鑼灣三角地興建香港大廈。60年代中期,香港發生動亂,許多富人紛紛將土地、房產低價拋售,當時具有眼光和魄力乘機收購的人,後來都成了超級富豪。鄭裕彤也是這樣。到70年代,鄭裕彤開始在地產業大展拳腳。首先在尖沙咀興建香港新世界中心,1982年竣工的這座恢宏的大廈至今仍然是尖沙咀的招牌建築。這裏有幾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數千個商業單位,辦公樓和豪華住宅,還有兩座聞名全球的新世界酒店和麗晶酒店。1986年,他又投資興建香港會展中心。1997年,香港回歸慶典在這座會展中心舉行,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這座建築名列亞洲同類建築之最,並於1998年獲選“全球十大最佳”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鄭裕彤的意識超前,與他共事多年的同事都認為他洞察力十分敏銳。他投資的地產項目雖然不多,但都是精品,開發的這幾個項目都陸續成為香港的標誌性建築,奠定了“新世界”在香港地產界的地位。就在地產業發展得紅紅火火的時候,鄭裕彤成立了專注於投資業務的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通過這家公司,周大福集團現在持有在香港上市的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約38%的控製性股權,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的中國物業發展旗艦,於1999年在香港上市的,股價市值超過3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