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香港商界,劉鑾雄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形象,做實業,他是不成功不甘休,在資本運作市場他被稱為“股壇狙擊手”,在地產業界,崇拜者說他是“地產聖手”、“銅鑼灣鋪王”。他在商界幾乎沒有失手過,每次都能大有斬獲,躲過亞洲金融風暴、香港股災、地產低潮,大過“劉氏”賺錢癮。
同樣是香港富豪第二代,劉鑾雄在商界成就遠超父輩,而相比之下,他的一些同輩,成績都相比失色。而這位大富豪不僅個性張揚,動輒斥資數億投資,一開心就送女友千萬級的房產,還喜歡籃球、足球、滑雪、遊泳、水上電單車、打拳等,50歲過頭,還可以一次做掌上壓100次,他的年富力強由此可見一斑。
同時他也喜歡美食,尤其是天九翅,興致來了不惜花兩小時,乘船來往港澳隻為吃一碗天九翅,每星期總會在灣仔著名食府福臨門與親朋好友大吃一頓,他習慣坐在麵對正門口的位置,背倚牆壁,服務生上菜如果在他身後突然出現,就會被罵。他要求服務生上菜隻可在他麵前靠近。可見,他是一個非常小心慬慎的人。
(一)第一桶金來自“風扇”
劉鑾雄1951年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潮州。父親劉火榮,開工廠做實業,家境比較殷實,劉鑾雄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留學,原來學電子技術,但後來轉修數學,因為他認為自己心算極好,從小反應快。
1973年,劉父和朋友聯手創辦友聯嶽記吊扇廠,一直做中東人的生意,做得最好的時候,一年出口上億元。劉鑾雄讀書回來,休息半年即開始在父親工廠做事,他也跑中東,送貨,尋找客戶,幫助家族生意。但在是否開拓北美市場上,和家人發生了分歧。1979年,他和在加拿大熱戀的北京姑娘寶詠琴結婚。
他看好北美市場,希望盡快打入,他毅然和合夥人創辦愛美高公司,做古典吊扇,初期的創業很艱難,但勇氣推動他尋找機會,劉鑾雄去北美做市場之前和太太說:不成功就不回香港。而運氣有時候對一個人來說也很重要,這一年正好遇到能源危機,北美對電扇需求突然大增。而懷舊氣氛正好也促成懷舊電扇的暢銷。愛美高很快找到市場,劉鑾雄創業的時候最多的想法是買一套1500尺的房子,可以有100萬的存款,但很快,這家由22人起步的企業超過了父輩的老字號企業,員工超過數千人,從吊扇生產逐漸擴展到燈飾、電子滅蟲器及電暖爐。劉鑾雄也很快賺到了第一個1億元,這是他的第一桶金子。來自於實業的實打實的收獲。
1983年,愛美高籌劃上市,發行7500股,每股2元,集資超過1.5億,這在當時也是很大的融資了。公司資產也很快達到5億元。“風扇劉”美名也因此而傳開了。
除了實業打拚,不甘寂寞的劉鑾雄再次把觸角伸到美國,在購買美國國債中嚐到甜頭,獲利豐厚,相傳他一度賺到1億美元。這一刻,他在金融界的投資興趣遠遠超過了實業經營。
到了1984年,愛美高股價已經達到4元,但合夥人梁英偉卻對劉的發展策略有意見,分歧巨大,劉鑾雄很果斷,突然把股份全部轉讓給基金公司,斷然辭去愛美高主席一職。
也是運氣,港元升值和經營的問題,令愛美高不久遇到很多困難,公司產品嚴重滯銷,股價下跌,最低到了0.7元。而此時,在基金公司的支持下,劉鑾雄在市場吸納了足夠多的股份,半年後卷土重來,再度掌握公司的大權。這一出一進令劉鑾雄在資本市場初嚐購並和股權遊戲的甜頭。大約有2億港元收入囊中,至此,劉鑾雄“股市狙擊手”的名聲日益傳開。
劉鑾雄開始了令人側目的股壇狙擊生涯,他引進歐美杠杆收購技術在香港資本市場嚐試狙擊老牌上市公司,這些老牌公司雖然體積龐大,但都有笨重的特點,股價很少波動,但每股淨資產值偏高,而且偏於求穩性格。狙擊這類股票有2大好處,一是一擊必重,大股東為了保留控製權,往往被迫回購股票,這時市場已經炒高,狙擊手必然獲利豐厚,二是即便大股東放棄,狙擊手也可以在高位拋售,直接獲利。
1985年,劉鑾雄開始物色收購對象,他首先看中莊氏家族的能達科技,這一次,莊氏大股東反應極為強烈,調動一切力量反對“愛美高”進入董事局。1985年8月,被迫出資大筆購入愛美高所持股票,這一役以莊氏家族買回劉鑾雄手上的股票為結束,劉鑾雄輕鬆獲利接近700萬元。本小利大的短平快生意太好做,令劉鑾雄深深愛上了這一行。
真正讓“風扇劉”變身“股壇狙擊手”的是收購華人置業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