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渺神州,闊土無垠,安平祥和。雲霧繚繞間,望明山峰高聳入雲,屹立於這一片天地之間。近些觀望,峰上仙鶴淩雲,山腳碧波綠水,真如天外仙山一般。有如此美景相依者,當推天下正道大宗--望明。
常人疾行半個時辰才能到達峰頂,站在望明峰上,便不可再向前行半步!天塹於此,誰敢僭越?涯高千丈有餘,足以與飛鳥比肩,一旦失足,就會落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車到山前必有路,待雨過天晴之時,峰頂就會並立三虹,可助你渡過這天塹。這一線天天塹處,就是進入望明仙山的第一關口。三虹並立,左虹問天,右虹問地,中虹問己。問心無愧者,自中虹入;問地無畏者,自右虹入;問天無懼,則過左虹。自望明開山立派以來,來此求道之人多是從中虹進,問天問地,無畏無懼,可謂是鳳毛麟角。
過得虹去,至望明第二關迷雲陣,非持引路玉石者,不能退,不得出。
第一關考來者的誠心,第二關考的就是恒心了。修仙一途沒有門檻可言,悟性和資質固然重要,但是來此修仙的本心更是重中之重。
過穀後,一雄偉大殿映入眼簾。其右草書一“問”字,左殿立一“心”字,此殿名喚問心殿。
凡是有塵世之外人至此殿,自會有接引弟子來迎。共入望明,修仙悟道。
相傳,上古盤古氏開天劈地,又因以自身支撐天地而亡。呼濁氣成濁府,吸元氣化浩渺,攏指而成望明五峰。
望明第一任掌教真人邑塵,本是為避仇家,誤入了迷雲山穀,在機緣巧合之下,又破了穀中迷雲陣,這才進了望明,獨享仙境。望明仙宮本就是天地本源彙集之地,邑塵又是修仙人士,得此寶地又怎能放過?近百年的閉關苦修,終有一日,手刃仇家。再回望明後,無論如何閉關,如何清修,修為就是不再有半分長進。也許是大仇得報,一生再無所求,或是因為手刃仇家,造下了冤孽。
一直到了垂暮年華,邑塵才得以尋得北峰一處寶地--萬鋒窟。窟中藏神劍五柄,罰天,破厄,天痕,弛淵,蜀黎。
仗劍而修,破碎虛空。邑塵傾其所有,收徒四人,授予百年明悟。自己留下神劍蜀黎,其餘四柄,也傳到四徒手中,各有其主。無人難逃生死輪回之劫,最後,邑塵留於萬鋒窟中閉了死關,仍然參不透生死之意,於一日,駕鶴仙去,去時,身前靜立神劍蜀黎,手中緊握一捆竹簡,這乃是他畢生明悟所得。
師尊邑塵去後,大弟子元卿掌教,並開山立派,廣收門徒。一時之間,望明仙山達春秋鼎盛。好景隻延續百年未到,一日望明遭敵,濁府來犯,二師弟玉離殞落,三師弟明鋒四師弟藥麟去濁府尋仇確落了個一死一傷。元卿掌教多年,實力無增,一時間,無心無力打理望明。
此後,一日元卿於萬鋒窟師尊麵前領罪。習得師尊手中書卷,由於修煉生疏,隻能損道續命,在三年之間授畢生所學於座下弟子常毅。數十年後,撒手人間。
那時常毅正值有為之年,效仿師祖邑塵,盡力栽培座下四大弟子,共守望明山。又祭五神劍於萬鋒窟中,非萬分危急不用。這樣既為門徒吃下一枚定心丹藥,又集中了望明仙山的實力,以便於抵禦來犯之敵。數十年間,望明日益複蘇。
重樓者,上古十大魔尊之首,管世間妖魔。其性嗜戰,不問人間動蕩,一日與上天神將碧落約戰天山。戰三日三夜,終究還是神將更勝一籌,碧落抓住戰機,一劍刺下,魔尊重樓道消魔隕。最後關頭,重樓集畢生殘力身化魔劍。隻望有緣者得之,再戰。
神劍劍格為重樓雙腕魔刀所化,無堅不催;劍莖是一對魔角相融;劍身更是精致,三尺有餘青鋒幻化作萬千妖魔形貌,猙獰非常。更有絕處,劍鐔上嵌有一隻重樓重瞳,背刻魔尊隕落一刻,此物堪稱神品!
劍落天山,群雄悸動,更是少不了一番你爭我奪。常毅當機立斷,率座下弟子爭奪此劍。崆峒派崆峒上人一日偶奪魔劍,誤被魔劍所傷,險些入魔,這倒使得奪劍之眾心生警惕。常毅座下姬黎出一良策,聯蜀山,崆峒,普陀,浩渺為盟,共同商討奪劍大計。
魔道眾人見狀也是紛紛結盟,幾日後,濁府北冥家,幽皇教唐家,光明教司宮家,三大魔教掌教之人紛紛表示願結成聯盟,共爭魔劍。最終,濁府北冥貊為魔盟之主,抗正道聯盟,奪魔神之劍。
正魔之間,自是少不得幾番大戰。魔教教眾雖凶猛無比,終敵不過正道眾力施為,最後一戰,以北冥貊戰死告終。魔道聯盟散。
魔劍煞氣極重,又有崆峒上人為前車之鑒,正道無人敢染指魔劍。常毅自薦蜀山紫虹峰間鎖妖塔壓之,一來壓住魔劍滔天煞氣,二來揚正道之威嚴。崆峒派,普陀寺,浩渺宮眾位強者並無異議,遂與望明眾人將魔劍壓於山中望明塔中。
此魔劍乃是魔尊重樓所化,又怎甘心被壓凡塵?起初奮力掙紮於眾強者所施九五陣中,幾欲擺脫封印。無奈,常毅隻好四處奔走,幾乎遊遍世間所有大澤大川,終得五麵靈旗。將其施於塔頂,這才加固了封印,換得蜀山百年太平。因魔劍為重樓所化,後世稱此劍曰:重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