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心緒不寧,坐臥不安,焦慮、恐懼、抑鬱。”
“我這幾天睡眠不好,晚上難以入睡,早晨又戀床。”
“我常感頭痛、頭昏、耳鳴、健忘,渾身酸痛,好出虛汗。”
“我常感到頸部、四肢酸痛麻木。”
有此抱怨的人很可能便已處在“亞健康”狀態了。
長久以來,人們對健康的認識,隻停留在不生病的狀態就算健康。醫學研究的對象是“病”和“病人”。但是,幾年前,又有學者提出一種即非病人又非健康人,介於兩者之間的“第三種狀態”一詞。第三種狀態表現為:自感不適,但卻又查不出病來,試著治療又總不對症,越治越糟。
據有關機構對近萬人的抽樣調查:隻有5%~15%的人群心身處於健康狀態;40%~50%的人群處於輕度失調和慢性疾病潛伏期,即亞健康狀態;17%~20%的人群已出現慢性疾病早期症狀;15%的人群已進入慢性疾病狀態。其中沿海城市亞健康人群比例高於內地,城市中知識分子、企業管理人士亞健康比例高於一般人群。40歲以上的人群中大約有78%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其中大約有1/3兼有或起因於心理異常。
目前腫瘤、心血管、腦血管、呼吸及消化係統和代謝性疾病,已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殺手”。上述眾多疾病都有一個發展過程,而這個緩慢漸進的過程,恰巧留給人們比較寬裕的防範時空。然而,許多人因認識問題與這個“防範時空”擦肩而過,以致病入膏盲而追悔莫及。
亞健康狀態亟待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對“亞健康狀態”這種似健康、非健康,似疾病、非疾病的狀態,要熟識它的成因,知道它五花八門的外在表現,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預防它,增強健康意識。亞健康在臨床上常被診斷為疲勞性綜合症,內分泌失調、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症等,其在心理上的具體表現是精神不振、情緒低沉、反應遲鈍、煩躁、焦慮、易驚等;在生理上則表現為乏力、氣短、腰酸腿痛等。此外,還有可能出現類似心血管係統疾病的症狀,如心悸、心律不齊等。
一般造成亞健康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①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造成的精力體力“透支”。現代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工作壓力加大,如果自身不能通過良好的習慣或適當的放鬆建立一個有效恢複的機製,則人體的主要器官在長期的非常負荷下會出現效率低下、功能減退及暫時功能障礙等。這是最常見的導致亞健康的病因。
②人體的自然老化,表現出體力不足、精力不支等。
③不良生活習慣或不良環境誘發某些疾病的前期症狀。某些疾病的前期症狀,如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很多都是由於長期不良生活習慣或不良生活環境誘發的。在發病的前期,病灶就會引發一些全身性的功能失常或障礙,體檢卻很難準確檢查出病因。這是真正需要引起重視的亞健康。
此外,以下十種人最易導致亞健康:
①嗜煙如命的人;
②心胸狹窄,動不動就大發脾氣的人;
③生活無規律,暴食、偏食的人;
④經常酗酒的人;
⑤有小毛病就吃藥,吃藥打針不計其數的人;
⑥生了病硬撐,不診治,聽之任之的人;
⑦縱欲過度和性亂的人;
⑧精神不振,抑鬱消沉的人;
⑨孤獨寂寞,沒有朋友的人;
⑩從來不鍛煉的人。
請你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屬於亞健康者。
高層領導首先要增強對亞健康的認識,要善於調整生活和工作方式,學會調整情緒、自我放鬆。其次,那些已進入或將進入慢性疾病狀態的人群可采用中醫調整的方式進行幹預,可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適當選用一些調節免疫功能、優化體質的中成藥製劑或保健食品。
4運動是健康的守護神
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財產,並不是它儲備的大量黃金或外彙,更不是它的地下資源或工業能力,而是人民的健康。
——哈桑二世
運動是維護生命健康的最劃算的“投資”,隻要善於“投資”,是不會“虧本”的。善於投資的企業高層領導一定不會錯過它,你投入的僅僅是一點時間,獲得的卻是千金難買的健康。
最適合高層領導的運動恐怕就是跑步與遊泳了,它們運動量適中,對於維護健康又十分有利。
首先說跑步。你知道跑步都有哪些益處嗎?跑步可以保護心髒,加速全身血液循環,調整全身血流分布,消除淤血,預防靜脈血栓形成,保證有足夠的血流供給心肌,從而可以預防冠心病;跑步能強有力地促進新陳代謝,從而消耗大量能量,引起體內糖元素大量分解,減少脂肪存積,對控製體重和減肥很有幫助,還可以預防血脂過高。據報道,血清膽固醇過高者,一次長跑後,膽固醇可下降9~14毫摩爾/升。因此,跑步能防治動脈硬化和冠心病,還可以調整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製過程,有助於增強神經係統的功能,消除腦力勞動的疲勞,有效地預防神經衰弱。
那麼有哪些跑步方法可以選擇呢?
(1)慢跑
慢跑可按照“心率=180-年齡”來控製跑步的負荷強度,如33歲應控製在180-33=147次/分以下,呼吸也以不喘大氣為宜。在跑步時應注意呼吸的深、長、細、緩、有節奏,像打太極拳一樣出汗而氣不喘;呼吸節奏可以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或者三步一呼、三步一吸;要盡量用腹式深呼吸,吸氣時鼓腹,呼氣時要盡量吐盡。跑步時步伐要輕快,全身肌肉放鬆,雙臂自然擺動。跑步量以每次20~30分鍾為宜,也可以長些,但必須根據自身情況而定。開始練跑時要少些,以後逐漸增加跑步量。慢跑適合於中年體弱者。
(2)變速跑
變速跑是慢跑與中速跑交替進行的一種跑法。中速跑較慢跑的速度快,因此身體更趨前傾,擺臂的幅度、頻率較大,兩腳的跨幅和頻率也大,所以運動強度也比慢跑大。變速跑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隨時改變速度,並隨著鍛煉水平的提高,增加中速跑的距離,縮短慢跑距離,不斷增加運動量。變速跑適合於身體較健壯的人。
(3)快跑
在中速跑的基礎上繼續增速,原則上以不喘大氣,不流大汗,心率不超過140次/分為標準,自我感覺舒適不累為好。
(4)原地跑
初學者開始可以慢跑姿勢進行,以後根據身體健康狀況,逐步加大跑步量,每次可跑500~800複步。在原地跑步時,可以采用加大動作難度的方法控製運動量,如用高抬腿、大甩臂等增加運動強度。
(5)定時跑
一種是不限速度和距離,隻要求跑一定時間;另一種有距離和時間的限製,如在6分鍾之內跑完600米,以後隨運動水平提高可縮短時間,從而加快跑的速度。這種跑的方法對提高33歲以上人的耐力、體力大有好處。
跑步時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跑步要配合以自然而有節奏的呼吸,開始用鼻呼吸,進而用鼻口同時呼吸,力求呼吸充分順暢,使肌體得以充分進行氣體交換。跑步進程中,要防止呼吸節奏紊亂。隨時調整呼吸,尤其要有意識地加強呼氣,才能促進吸氣,使大量新鮮氧氣進入肺部組織。
第二,為了增強中樞神經係統的調節功能,擴大肺的通氣量,可采取氣功式跑法,即在跑步中運用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腹部鼓起,使膈肌下降,呼氣時腹部凹陷,使膈肌上升,同時把思想集中於呼吸上。呼與吸的時間比例,最好是呼長吸短,即二步一吸、三步一呼,或三步一吸、四步一呼。此法能增強胃腸功能及擴大肺的通氣功能。
第三,跑步中為了避免大腦受振動,須先用前腳掌輕鬆落地,然後過度到全腳掌著地,利用足弓的解剖生理特點,使力量得到緩衝。不應采用足跟跑步,以免引起足跟疼痛。
第四,每次跑完步,要快速地用熱水擦身,以促使代謝產物從汗腺中充分排泄。嚴禁用冷水淋浴或擦身。即使口渴,亦應待心率恢複正常時才可進水或進餐,以免增加心髒負擔。
第五,跑步應持之以恒,一般3個月見效,感到全身舒適,力氣增大,精力充沛,步履輕鬆等。跑步應以天氣涼爽季節和冬季為好。
再說說遊泳。遊泳運動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項目,所有的肌肉群和內髒器官都參加有節奏的活動,運動量與運動強度可大可小,速度可快可慢,特別適合中年人運動健身。
(1)遊泳可使心髒得到很好的鍛煉
遊泳可以讓人的心肌逐漸發達,收縮能力增強,能更好地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這也是為什麼遊泳運動員的心髒跳動,在平時比一般人慢而有力。平常人的脈搏,安靜時為每分鍾70~80次,而遊泳運動員卻在42~60次之間,個別甚至減少到36次,這正是其心髒功能良好的具體體現。有的遊泳運動員平時心跳隻有40~50次,但跳動時排出的血量就等於一般人70~80次心跳排出的血量。
(2)遊泳運動是所有運動項目中對人的呼吸係統影響最大的一個項目
一般人的呼吸力為60~100毫米汞柱,而經過係統遊泳鍛煉的運動員可達200毫米汞柱甚至更高。遊泳運動員的肺活量也比一般人大得多。研究人員發現,一般人的肺活量隻有3000毫升左右,而遊泳運動員能達5000~7000毫升。這樣就可使每次呼吸能吸入更多的氧氣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而肺活量大,其耐受缺氧的能力也就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