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不要打罵成績不好的孩子(2 / 2)

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染上撒謊的壞習慣。為了逃避挨打,孩子往往會違心地說謊,瞞得過就瞞,騙得過就騙。因為騙過一次,就可減少一次皮肉之苦,但是孩子說的謊,往往站不住腳,容易被父母發現。懲罰說謊的孩子,父母態度往往很強硬,對孩子打罵;而為了避免再被父母打罵,孩子下一次做錯事更要說謊,這樣就構成了惡性循環。

經常挨打的孩子,還會染上暴力行為。孩子模仿性很強,往往從父母那裏學會“以暴製暴”,學會“打人經驗”,染上暴力行為。在家裏父母打他,到外麵他就打別的孩子,尤其是打那些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實際上成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別的孩子的壞榜樣。這樣孩子長大後,他很可能會以武力解決人際衝突,不利於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

父母期望通過打來教育孩子的做法是完全不可取的。打,隻會造成孩子種種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絕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作為父母,千萬不要打罵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認真對待孩子的分數,不妨試試以下這些方法來取代打罵教育。

不給孩子定分數指標。有些父母簡單地對孩子說:“這次必須達到多少分,否則我就對你不客氣!”這樣,隻會增加孩子的思想壓力,解決不了具體問題。聰明的父母應該指導孩子分析薄弱環節,定好計劃,改進方法,越具體越好。當然,要以孩子地主動思考為主,不能強加給他。

主動聯係孩子的老師。父母應該主動去請教班主任老師和任課老師,越是找不準孩子的學習問題,越要及時找老師討論,請老師出主意。有的老師或許分析不透,這也沒有關係,父母還可以去請教其他有經驗的老師。

父母要改變自己對成績單的看法。父母應該明白分數背後有很多因素,要改變隻看成績單和談論分數,而不看孩子學習問題的習慣。孩子考試過後,不必天天催著孩子問:“成績單發了沒有?”

比如,當孩子給你看不理想的成績單時,你應保持平靜的態度,可以說:“你主動把成績單給我看,很好。咱們找個時間具體分析分析這次考試的情況,好嗎?”如果孩子遲遲不把成績單拿出來,你可以啟發他:“這次考試應該總結一下,你先考慮考慮,今天或明天晚上咱們一起分析分析。”

總之,父母不應該因為分數低就責怪孩子,可以向孩子要來她的試卷,跟孩子一起分析失分或者是得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