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情的世界裏,許多男人往往誤解婚姻就是娶一個女人,而忽略了還要娶過來女人自身的追求,以及女人身後的背景。
在愛情的世界裏,許多女人誤解婚姻就是嫁一個男人,而不知道還要嫁給這個男人的習慣和性格,以及這個男人背後的家族。
有人總結,婚姻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和一個自己所愛的人結婚;第二重境界,是和一個自己所愛的人及他(她)的習慣結婚;第三重境界,是和一個自己所愛的人及他(她)的習慣還有他(她)的背景結婚。
處在第一重境界的夫妻,婚姻相對穩固;處在第二重境界的夫妻,婚姻比較穩固;處在第三重境界的夫妻,婚姻絕對穩固。
愛情的二元結構,婚姻的多元結構
愛情是兩個人玩的遊戲,婚姻卻是多個人參與的事業,在很多時候,把婚姻看成是一種需要經營的事業,可能與婚姻的本質要更近一些。當兩個人的感情遇到婚姻來包裹的時候,人們往往是自覺的,但也是盲目的。自覺是因為他們認為感情的成熟可以用婚姻的方式加以固定;盲目則是因為當他們認為婚姻是感情的成熟階段的時候婚姻卻毫不避諱以另外的方式出現在他們麵前,這樣的另外是一個過程,如果認識不清,這樣的盲目將會持續一生。所以婚姻中的配偶雙方,更應該接近於婚姻的本來麵目而生活在一起,這樣的生活雖然平淡,卻也夯實、穩妥。
如果把愛情和婚姻分別看成是兩個方程式,愛情肯定是二元一次方程。馬克思在著名的論著中多次講到愛情的專一性和排他性。這就是說婚姻不光是兩個人的,而且它的天性裏自然地表現出了排他的因素,也正是因為愛情具有這樣的排他因素,才顯得愛情是高貴的。光說愛情,它就像是兩個單純的靈魂的交織,似乎在某些時候,它的存在完全可以是兩個人沒有直接接觸的方式,例如單相思、暗戀。愛情的神秘正是因為它勾起的是人類意識的自然反應,所以,當人類的神秘沒有揭開之前,愛情的神秘也將永遠存在。
但是婚姻卻是要愛情落地生根的,如果單純地來解讀婚姻,很多時候它甚至是野蠻的、肮髒的。例如在中國古代曾一度出現的掠奪婚、買賣婚,甚至有的時候,基於禮法的考慮、利益的考慮,婚姻是可以在強奸的基礎上產生的。即使我們不願意看到婚姻以這樣的方式存在下去,但是,在曆史上,它已經以這樣的方式存在過很久。婚姻的實質,就是以兩個人的愛情關係為紐帶建立起來的社會關係,這就要求它的存在必須是世俗的。當馬克思暢談愛情的價值的時候,他的女兒問他,自己該嫁一個怎樣的男人?馬克思的回答卻是,首先要看這個人是否有錢,其次才是感情。在馬克思和女兒的故事中,我們看到婚姻的存在,經濟關係和社會關係是第一位的。
如果我們也把婚姻看成是一道方程式,那麼它無疑是一道多元方程,所以,要試圖解開這道方程,是很複雜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婚姻關係中,盡可能地認識到婚姻的本來麵目,既讓婚姻幸福,又讓愛情保鮮。
許多男人誤以為婚姻就是娶一個女人,而忽略了其實娶過來的是女人自身的追求,以及她的故事和背景;同樣,很多女人也誤以為婚姻就是嫁一個男人,而其實她嫁給的是一個男人的性格和習慣、背景和家族。社會生活中,婚姻的存在有下麵幾種形式:
第一種形式,就是和自己心愛的人結婚。如果是這樣的結合,婚姻關係是穩固的,也是幸福的,可以看做是婚姻中的最高境界,可稱做“完美型”或“單純型”婚姻。
第二種形式,是選擇和他的習慣結合,包括優點和更多的缺點。這樣的婚姻關係比較穩固,質量也較好,但相對於第一種形式而言,略有些遜色,可稱做“習慣型”婚姻。
第三種形式,就是和自己愛的人以及他的家庭結婚。大多數人就是選擇了這種方式。這樣的結合離婚率較低,因為它的結合首先是世俗的,當然也是社會化的,雖然比不上第一種形式的單純和浪漫,但它卻更能接近婚姻的本來麵目,可稱做“實際型”婚姻。
以上三種婚姻的結合,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婚姻的結合方式是由一元逐漸向多元變化的。婚姻中的一係列社會關係,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姻親”關係,這個關係是複雜的,認識清楚並處理妥當,婚姻才有可能像愛情那樣美好、浪漫、偉大。
兩個人的婚姻,多個人的姻親
在姻親關係的處理上,往往是複雜的。下麵我們就來看一則生活中實際的例子。
30歲的梅燕是北京某文化公司發行部主管,她的丈夫趙潤華是海澱區公務員。梅燕是雲南人,而趙潤華則是北京本地人,梅燕在北京生活,被趙潤華的父母和親朋好友視為外地人,這個字眼裏包含了很多的因素。現在,梅燕由於和婆家的關係弄得很僵而搬離了他們的家,獨自在外租房,和趙潤華分居。
梅燕很想挽救這段婚姻,於是給我打來電話,希望聽聽我的意見。
梅燕:
其實,我知道我婆婆打一開始就不喜歡我。記得第一次到他們家,她在知道我是業務員之後,那臉一下子就拉了下來,連飯都沒和我一起吃,弄得我老公特尷尬。也許是當初我年輕氣盛,你不喜歡我,我又不是和你過日子呢,我管你甩不甩臉子!後來,我婆婆就一直不同意我們的婚事,我老公愣是在外麵和我租了房子一起過了幾年,最後婆婆沒辦法,隻得同意了,但卻常常在別人麵前嘮叨:“你說華子這孩子,要長相有長相,要工作有工作,怎麼就非得娶個外地人做媳婦?還是跑業務的!”
我們婚禮那天,我父母從老家趕來北京參加我們的婚禮,結果飯桌上他們一家人有說有笑,把我父母撂在一邊沒人答理。我心裏特別不舒服,好像心裏紮了刺一樣。我父母千裏迢迢趕到北京參加我的婚禮,按理說他們怎麼也得招呼一下吧?可是……我父母又不是來北京看他們臉色來的!唉!不過這事過去就過去了,我也就忍了,隻是當時覺得很氣憤而已。
婚後,他們家親戚見到我還是一副瞧不起外地人的樣子,常常問:“哎,你回趟老家是不是就像那個《非誠勿擾》裏演的那樣,火車走上幾天幾夜,然後是汽車、馬車、驢車,最後再用腿走上一天才到家呀?”剛開始我以為他們好奇,還開玩笑地給他們一一解答,但是後來他們見我一次問我一次,語氣裏的優越感和對我的輕蔑毫不掩飾,我非常憤怒卻又不能失禮。真的,我知道他們永遠不可能在心裏接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