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齡段的孩子在動作技巧、認知程度、體力、耐心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對孩子勞動的要求,應該看孩子能力的範圍,不宜超過,以免孩子因挫折而產生抗拒和畏懼。猶太父母會給孩子確定一個長期固定的勞動崗位,比如說洗碗、鋪自己的床等,而且還規定了具體的標準。如果完成得好會給孩子一定的獎勵。有意逃避勞動的,應與孩子交談,了解其心理狀況,並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解決。
家長在選擇勞動崗位應有的放矢。猶太人有兩個原則值得每一個父母借鑒:一是“推進”,孩子有哪方麵長處,可以為他選擇相關聯的勞動活動。如孩子喜歡看母親做菜,家長可以讓孩子試試手。二是“彌補”,孩子有哪方麵弱點,則可以選擇一些對他弱點進行鍛煉的勞動活動。如孩子膽小羞澀,可以讓孩子上街購物等,從而讓他克服膽小羞澀的性格。
第四,交給孩子正確的方法
要和孩子一起勞動,麵對孩子越幫越忙,把現場搞得一塌糊塗、亂七八糟的時候,要耐住性子,教孩子改正及正確示範方法。由於孩子比較小,在做事時或許會越幫越忙,比如洗碗反而打破了碗等,這時不在責備孩子,更不要由此不讓孩子做事,而是教給他一些做事的技巧。
第五,父母要端正態度,對孩子多容忍、少責備
在指導孩子的時候,口氣要溫和,不宜破口大罵,有耐心、有步驟地、以遊戲的方式和心態教導孩子學習。父母本身要對勞動的態度要端正。不要讓孩子從父母的言行、舉止察覺出勞動是件令人討厭的事情。此外,夫妻倆在對勞動的分工要妥善安排,不要讓孩子產生一種做家務是女孩的事情的錯誤觀念,要讓孩子有正確認識,家中屬?每個人的,所以屋裏的每一件事,大家都要有義務去做。
第六,注意安全
在滿足寶寶好奇與學習的動機時,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不讓孩子自行拿取危險物品,父母要替孩子拿。較大孩子可教其正確使用方法和動作,以確保安全。
第七,及時鼓勵
無論孩子做得如何,別忘了給予他讚許和鼓勵,讓孩子知道:他所做的事對全家都有很大折幫助,還是家裏不可少的一份子呢!或者是讓他感到他所做的每件小事你都注意到了,隻因為他年紀小、能力、耐心都有限,自然不如大人做得純熟。但是沒有關係,熟能生巧,媽媽知道你很努力了。
第八,創造勞動環境
要盡力為孩子創造一些勞動機會和環境,讓孩子進行一些創造性勞動。如讓孩子學會使用剪刀、錘子、鉗子、扳手、螺絲刀等常用勞動工具,也可以布置承包一兩盆花木栽培工作。農村孩子可讓孩子在房前屋後種點瓜果,搞點小飼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