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道人用手微頂著小孩的後腰,運用仙力助他前行,才讓他勉強跟得上。小孩隻覺得兩耳生風,四周的影像隻閃變成不同的顏色。
在一處氣派的道觀前,一行人停住腳步。道觀很大,牌匾上三個大字:仙風觀。紅色的大門上有一些斑駁的鏽跡,院牆上也有一些露頭的雜草,看得出年頭比較久遠。
小孩跟著這群道人到了道觀的大殿,白發道人輕飄飄飛坐於蒲團之上,一眾弟子殿下肅立。
小孩傻愣愣的四下看了一圈兒,目光重新定在老道的身上。
旁邊一位灰衣青年道士,微笑道:“還不快跪拜上元真人。”
“我也要跪嗎?跪下就算拜師了嗎?拜完師父有沒有飯吃?追了一上午野豬,又跟著你們跑了一路,我都快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自然有。”
小孩聞言,跪下就拜:“上元道人,我拜你為師。我也不知道師父是幹嘛的,但是隻要你管我飯吃,你讓我做什麼都好。我自己一個人在深山裏的時候,不曾有一個親人在身旁,這許久以來,我第一次看到你們這麼些人,我還是挺興奮的。”
白衣道人擺了擺手:“起來吧孩子。想你也是個命苦的娃娃,以後就隨為師,為師傳授你武藝,定會不薄待你。還不曾問,你的名字是?”
小孩轉著眼睛想了半天:“我也不知道我大名是什麼,隻記得從前家裏人都稱呼我的小名‘南兒’,要不,師父你給我起個名字?”
白發道人凝眉想了一會兒:“這山名為椴南山,我們練功之處名曰‘柏子林’,不如你就叫‘柏子南’如何?”
“柏子南?好啊好啊!正好和我的小名有一個重字,又加了這和師父相識的地方。我喜歡!”子南喜笑顏開,小孩子天真的笑純潔而美好。
上元真人收徒是非常嚴格的,所以至今為止才僅僅隻有兩個而已,而道人的年齡實則已經一百一十五歲。道人的大弟子江湖人稱:雪塵古道,原名於潛秋,法號雲心真人。另一位弟子則是女子,法號:赤霞真人,原名葉環。而不幸的是,早在三年前,葉環真人不幸跌落千古崖……
曾經有無數人想拜上元真人為師,都被道人婉拒,即使最後有被留下的幾人,卻皆因為後期訓練強度過高,而最終自願退出,未被道人納入門下成為正式弟子。
其實,道人今日的這一收徒之舉,門下的眾人都頗為不解,且不說道人以往收徒要設置幾項障礙測試,要對申請者進行綜合考量,單單就是收徒周期也不是一天半天可以定的,都要耗費上數月。而今天,僅僅是偶然的相遇,簡單幾句的交談,道人就決定收下弟子,而且還隻是個小屁孩。
上元道人讓眾徒孫在大殿等候,領著柏子南到了後殿。後殿與大殿其實隻隔著一道石門,不過這道石門隻有道人能打得開。當初設計時,開啟石門的五指旋盤上,隻錄入了道人自己的掌紋。
進入後殿之後,石門關閉。幽暗的空間內,隻有十幾盞粗蠟的微光搖曳,肅穆的甚至有些壓抑。後殿的整體其實就是一個石洞而已,雖說是石洞,但無論是洞頂還是洞壁,都打磨的光滑而整齊,絲毫不輸於磚瓦堆砌的房間。
子南微張著嘴,一派驚訝的深情。他仰視著洞頂,洞頂上刻畫著練武圖,那圖中的仙人動作飄逸,活靈活現,連起一看,似乎真有仙人在洞頂練功一樣。四周的石壁上是飛龍走筆的文字,仔細看了半天,柏子南一側嘴角抽搐了一下:一個字都不認識。
上元道人回身看了一眼柏子南,微笑道:“孩子,你看……”隨即用手指了指前方掛著的一幅圖,圖上正是洞頂練武的仙人之像。“這是我元真教的鼻祖道人——古元真人。我收的弟子都要來拜過師祖。”
小子南會意,幾步走到掛像之前,跪在蒲團之上,俯身向下扣頭。上元道人走到像前,嘴裏喃喃念道:“師傅,弟子終於等到您要我找的人。我定會好好栽培子南,讓他完成您的遺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