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王翦見識到了樊於期的厲害,覺得這樣打下去不是辦法,還是要想一條計謀,用最小的投入來換取戰爭的勝利。於是召集營中將領,問曰:“何人與長安君相識?”一個名叫楊端和的人施禮道:“末將家居屯留,原是長安君門下賓客。”王翦聞之甚喜,道:“我現在就給長安君寫一封信,你將信交給他,告訴他別聽從樊於期的主意做無謂的反抗,否則就是自尋死路。”楊端和領命,待第二日交戰之時,換上叛軍衣衫,混入城中。緊跟著,王翦又將秦軍分為三隊,分別攻打長子、壺關和屯留。三處一起攻打,樊於期見此境況乃對成嶠說:“今日秦軍七攻我三城,長子、壺關恐怕要失守!”
長安君聽了這話,更是嚇得啼哭不已:“現今的困境是將軍你造成的,也應該由你去解決,無論你怎樣做,隻要能解了我的困境就好。”
樊於期沒有料到長安君竟如此軟弱,但是事已至此,已無退路,隻能以死抗敵。恰逢此時,王翦上前叫陣,樊於期乃率領一隊精銳人馬出城迎戰。王翦故作不敵,退軍十裏,樊於期得勝回城,卻不知楊端和也已經混在他的隊伍裏入了屯留城。
樊於期回到屯留城中,將獲勝的消息告訴成嶠,成嶠這才情緒稍定。其實,王翦詐敗隻是一個一石二鳥之計,一則將楊端和送入屯留城,二則趁樊於期與己交戰之際,遣人悄悄增援桓齒奇、王賁攻打長子、壺關。所以樊於期回城後不久,便聽聞前線戰報,曰秦兵已經攻下長子、壺關二城。成嶠聽聞來報,立刻又坐立不安起來。他自幼受母親溺愛,後又長在秦宮裏,為父親所寵,從未受過半點委屈,此番經受多番打擊,已然六神無主。樊於期便安慰他:“殿下切勿驚慌,我與秦軍之戰隻在旦夕之間,若勝,便可直搗黃龍,匡扶殿下登上王位。若敗,臣則與殿下避走燕、趙,聯合諸侯討伐呂不韋父子!”
事到如今,成嶠已無退路,隻能一切聽命於樊於期。
而在秦宮裏,嬴政與呂不韋都憂心忡忡地等待著前線傳回來的消息。呂不韋對於王翦得勝還是很有信心的,他唯一擔憂的是嬴政對於成嶠的態度。自從嬴政看到檄文之後,臉色一直都很難看,呂不韋不清楚嬴政知不知道自己就是他的父親,但是無論如何,他是絕對不會承認,也不會接受這個事實。而成嶠和樊於期,卻偏偏要散布這個消息讓他麵上無光,所以這兩個人,他是絕對不會輕易饒恕的!
呂不韋又想起當年異人臨終前交代自己的話,若有一日兄弟相爭,呂不韋一定要保全成嶠的性命。可是眼下嬴政氣勢洶洶,恐怕自己真的要食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