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果然不出呂不韋所料,在收到前線傳來的軍報之後,嬴政立刻遣小將辛勝帶齊美酒佳肴犒賞三軍,同時也讓他向王翦傳達旨意:讓王翦活捉樊於期,令秦王親手砍掉他的腦袋,方能解其心頭之恨。
其實,嬴政更希望殺掉成嶠,隻是呂不韋苦苦阻攔,加上忌憚母後趙姬,所以嬴政決定暫時不發布這樣的命令,待到大軍獲勝之日,再對成嶠另行處置。
辛勝帶著美酒佳肴前往前線,犒賞三軍,同時傳達秦王旨意。王翦等將士大受振奮。酒足飯飽之後即刻兵分三路夾攻屯留。
樊於期雖然驍勇善戰,奈何不善兵法,中了秦軍埋伏,一連幾日都不能突圍。為了確保城內安全,樊於期每天都留在城門處巡視,極少回去麵見成嶠,所以他並不知道此時成嶠的身邊已經有了一個楊端和。
楊端和喬裝改扮趁人不備麵見成嶠,成嶠此刻正坐立不安,突然見到舊時門客,登時大喜,問其從何處來。
楊端和示意成嶠屏退左右,乃遊說成嶠歸降秦軍。成嶠自然不從,楊端和又從天下形勢分析,樊於期兵敗隻在旦夕,歸附六國並非明智,當時已沒有哪個國家有保全長安君的能力,所以長安君現在能做的,就是殺掉樊於期,然後率全城將士投降秦軍。說罷還拿出王翦的信給成嶠。成嶠心裏很矛盾,樊於期忠心為己,他怎麼忍心殺掉他呢?
楊端和觀成嶠神色已然知其心意,於是再不多說什麼。次日一早,楊端和便與成嶠一同登上城門觀戰。樊於期固然凶猛,但是始終不是秦軍的對手,沒過多久就招架不住,呼喚屯留守兵開城門放自己進去。就在此時,楊端和突然發難,嗬斥守城將士:“長安君已然率全城將士歸降,有敢為樊將軍開門者,斬!”成嶠此時六神無主,守城將士不見成嶠發話,誰也不敢開門迎進樊於期。樊於期長歎一聲,隻好殺入秦軍,衝出一條血路,直奔燕國而去。
樊於期走了,但是成嶠還在城中,被迫投降的成嶠此刻被囚禁起來,秦王使者辛勝即刻趕赴京城將獲勝的好消息告知秦王和丞相。嬴政得知樊於期逃走,即刻遣人發出告示:有能活捉樊於期者,賞五座城池。
辛勝問嬴政如何處置長安君,嬴政冷冷地說道:“就地處決,梟首示眾!”太後趙姬此時已然得到了秦王欲斬殺成嶠的消息,哭得死去活來,披頭散發來求見嬴政,請他看在母親的份上饒成嶠不死,嬴政看著母親,怒斥:“如果連反賊都不誅殺,那麼以後秦國宗室的人都會起來反叛於我了!求情之事,母親休要再提!”趙姬見嬴政絲毫不為所動,於是又轉而求呂不韋,呂不韋試圖讓嬴政留成嶠活命,嬴政仍然固執己見,態度十分堅決。呂不韋無奈,罷立一旁,再不多言。
其實,在這時候,秦國主政者還是趙姬和呂不韋,但是在這件事情上,嬴政已經開始展露出帝王的風範,敢於握權,敢於決策,行事頗有主見,一旦做了決定就不肯聽從任何人的意見。這一點還是頗讓呂不韋欣慰的,但是同時呂不韋也深深地感覺到,嬴政並非一個仁義之君,他對自己的弟弟可以毫不留情,任憑自己的母親流淚悲痛,也不肯放弟弟一條生路,足見其虎狼本性,那麼若有一日自己與他發生衝突,恐怕也難逃厄運。當然,這個念頭在他的腦海中隻是一閃而過,並沒有思慮太多,因為現如今他不得不麵對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趙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