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三:當企業文化和其他一些東西產生矛盾的時候,比如說階段性的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要你放棄一些企業文化,可以交換一些很大的利益。在阿裏巴巴發展過程中,你有沒有碰到過這樣的一種抉擇,你是怎麼做的?
馬雲:如果在現實中碰到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按照文化、按照價值觀來做決定。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公司製定“九陽真經”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允許給客戶回扣。如果我們因為堅持不給客戶回扣,公司就會關門的話,那我寧願關門好了。員工如有違反一旦發現,我立刻開除,毫不留情麵。這個決定做出來之後,一直在堅持。
提問者四:我在矽穀待了19年,現在決定回來創業。人家說矽穀的文化是有創新有能夠最大化幫助你成功的這樣一個環境,而國內呢,你可以有很多創新,但你要擔心很多,無論是你的商業模式,還是你在尋找落腳點的時候。所以在中國目前的環境下,尤其是客戶壁壘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對一些中小企業的創業會不會有很大的影響,馬雲先生是怎麼想的?
馬雲:到中國來,忘掉美國,踏踏實實地深入中國這個市場,我覺得你會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機會。互聯網的三座大山我是這樣看的,人類的創新永不停止。微軟在很多產業占到第一位,大家以為沒機會的時候,Yahoo、eBay產生了,雅虎已經這麼牛了,後來又出現了Google這麼強大的公司。當Google已經無所不能,我們又看到FaceBook的崛起,FaceBook之後又有Twitter。互聯網的希望在於創新。我們都是剛剛開始,騰訊、百度、阿裏巴巴有機會,其他創業者同樣有機會。所以機會永遠不是培育出來的,隻有你深入進去,我相信中國會給從矽穀回來的人機會。
提問者五:中國現在互聯網有兩匹馬跑得最好,阿裏巴巴和騰訊。關於騰訊,最近騰訊和360的紛爭沸沸揚揚,請問你怎麼看待這一事件?
馬雲: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都了解了真相,其實我們並不知道,有時候連身處其中的人都搞不清楚。所以有時候看到一些對我們公司的評論,我真是哭笑不得。對於騰訊,我很尊重這家公司,在中國這樣獨特的情況下,判斷一家公司好與不好我覺得要這樣去看。第一,社會尊不尊重你,它對社會有沒有什麼貢獻,對手是不是忌諱它,敬重很重要。對於阿裏巴巴,我早就看清楚了一點就是不能有帝國思想,不能獨斷專行,而應該是分享思想。互聯網不是消滅誰,而是完善誰。十年以後小公司他們當中一定會誕生比騰訊更騰訊、比阿裏巴巴更阿裏巴巴、比百度更百度的互聯網公司,隻有這樣中國的互聯網才有希望,這是互聯網的精神,互聯網的精神就是更加開放、更加透明、更加分享、更加承擔責任、更加全球化。
提問者六:我想提一個問題,是關於企業的個人信譽長久性的問題。我剛剛非常讚同你對文化和製度的分析,製度的確不容易健全,比較僵化,但是它有一個好處是超越個人性。文化是虛的東西,在虛往實做的時候,彈性空間比較大。大家都知道,沒有馬雲肯定不會有阿裏巴巴,所以我非常想知道,如果馬雲不在了,阿裏巴巴還能走多遠?
馬雲:阿裏巴巴一定不能再找一個一模一樣的馬雲,這對阿裏巴巴來說是個災難,我覺得我現在有時候對公司是個傷害。所以我們今天說,不是馬雲在做決定,而是價值觀、使命感讓公司在做決定。我隻是說盡我最大的努力捍衛價值觀、使命感,並且找到下一個領導人來捍衛這個價值觀和使命感。一代勝過一代很正常,下一個接班人的風格肯定不一樣,但正是這個不同讓我看到了淘寶的樂趣,看到了支付寶的樂趣,看到了阿裏人的樂趣,看到了B2B的樂趣。因為個性不同,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就好。西方講究製度體係,中國講究的是太極的韻味。我們不能西方否定東方,也不能東方否定西方,隻有互相結合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我最喜歡的是中庸之道。今天有馬雲這樣的人,下一個肯定有一個和馬雲不一樣的人,他可能會走不一樣的路線,不一樣的風格,但是我不管他怎麼走,隻要堅持我們的價值觀、使命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