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審時度勢:培養敏銳的思維,從信息海中淘真金(1 / 3)

敏銳的金錢嗅覺,可以幫助你在第一時間從隱性的信息中發現隱藏的商機,並把握機會,創出看得見的錢財。

真實準確的信息,是財富的靈魂。很多事實證明,知悉及時、準確和完整的信息,就等於掌握了正確決策的上方寶劍,也等於拿到了賺錢盈利的萬能鑰匙。

想要把握商機,關鍵是要用心去看,用心去聽,用心去調查。

隱性的信息,看得見的錢財

敏銳的金錢嗅覺,可以幫助你在第一時間從隱性的信息中發現隱藏的商機,並把握機會,創出看得見的錢財。市場行情有漲有跌,經濟狀況有繁榮有蕭條。企業要做大做強,不僅要善於把握住經濟景氣時出現的熱門機會,還要盡量把握住經濟不景氣時出現冷門的機會。

兩個青年一同開山,一個把石塊砸成石子運到路邊,賣給建房的人;一個直接把石塊運到碼頭,賣給杭州的花鳥商人。因為這兒的石頭總是奇形怪狀,他認為賣重量不如賣造型。3年後,後者成為村上第一個蓋起瓦房的人。

後來,不許開山,隻許種樹,於是這兒成了果園。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鴨梨招徠八方客商,他們把堆積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運往北京和上海,然後再發往韓國和日本。因為這兒的梨,汁濃肉脆,純正無比。

就在村上的人為鴨梨帶來的小康日子歡呼雀躍時,曾賣過石頭的那個果農賣掉果樹,開始種植柳樹。因為他發現,來這兒的客商不愁挑不到好梨子,隻愁買不到盛梨子的筐。5年後,他成為村裏第一個在城裏買房的人。

再後來,一條鐵路從這兒貫穿南北,這兒的人上車後,可以北到北京,南抵九龍。小村對外開放,果農也由單一的賣果開始談論果品加工及市場開發。就在一些人開始集資辦廠的時候,還是那個村民,在他的地頭砌了一垛3米高、100米長的牆。這垛牆麵向鐵路,背依翠柳,兩旁是一望無際的萬畝梨園。坐車經過這兒的人,在欣賞盛開的梨花時,會突然看到4個大字:可口可樂。據說這是500裏山川中唯一的一個廣告,那垛牆的主人憑這垛牆第一個走出了小村,因為他每年有4萬元的額外收入。

故事的主人公憑借敏銳的金錢嗅覺,第一時間發覺藏在現已繁榮的市場之下的商機,所以他才能成為當地第一個蓋瓦房、第一在城裏買房、第一個走出小村的人。

同樣的例子還有柯達公司。

柯達公司是一家不固守傳統、勇於創新的著名企業。自從1888年開發出柯達一號照相機以來,一直銳意進取,到1963年研製出了大眾化的自動照相機。令許多人迷惑不解的是,當柯達公司在新相機帶來可觀盈利時,卻一反常態,突然宣布放棄自動照相機的專利,同意別人仿製,並不收取分文轉讓費。其他廠家覺得這是天賜良機,撿了一個大便宜,紛紛來仿製這種相機。

其實,柯達公司早已預料到,隨著照相機專利權保護期的結束,世界照相機市場必將迅速擴大。這勢必帶來兩種結果,一是麵對競爭空前激烈的照相機市場,再生產照相機已無多大賺頭,柯達照相機必定成為對手的“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柯達公司可能會敗下陣來;二是隨著照相機市場的不斷發展,膠卷的需求量一定會大大增加。

於是柯達公司的決策者突破常規,下了一步“險棋”。他們有意把競爭者引到照相機市場上去“混戰”,而自己卻改弦易轍,在膠卷這塊“處女地”上大做文章,將全部科技力量集中到感光產品的研製開發上。不久,柯達膠卷便占據了全球市場,僅“柯達”膠卷的商標就價值35億美元。

在看得見的利益中謀取自己的一塊肥肉,是理所當然的想法,但是,其實潛在利益更大的是,另辟蹊徑,想法取得別人看不見的肥肉,在觀念上先別人一步,才是發財致富的製勝法寶。

抓住財富靈魂:真實準確的信息

掌握了信息就等於掌握了商機,然而信息所提供的機會往往稍縱即逝,男人要想抓住信息和機遇,需要果斷的拿捏。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信息傳播的速度大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快速傳遞縮短了空間距離,把世界各地的市場信息緊緊地聯係在一起了。信息就是機會,就是財富。但是,信息所提供的機會稍縱即逝,誰能快速拿捏,誰就能把握市場供需,誰就能獲得財富,也就能成為時代的佼佼者。你選擇了在機會麵前果敢地抓住它,就選擇了成功。

中國光大實業公司董事長王光英在帶領團隊時,就鼓勵大家,凡事要有勇氣,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力,不要事事請示,把握住機會。

1983年,他看到了一份工作人員為他準備的報告:智利一家倒閉的銅礦由於急於還債,需要處理一批倒閉前不久礦主為加快工程進度采購的二手礦車,且1500輛礦車均為名牌車。

王光英一拍大腿,他火速派人與礦山老板取得了聯係,傳達願意買車的意願。幾乎同時火速成立了工作人員派遣組,並邀請了一個負責購車的專家。臨行前,王光英告訴大家,要有勇氣,隻要大家認為車好價格好,就果敢拍板成交。

這些卡車載重7噸到30噸不等,礦主包租了一個體育場,將這些車整整齊齊地擺放,礦主對即將出手的1500輛車保護得令人感動,他讓工人將所有的車都細心地塗抹了防鏽油。專家組人員看到這些車時,齊聲讚歎之餘,同樣一絲不苟地驗車,各項指標確實令人滿意。驗車結束後,派遣組人員絲毫不耽擱,馬上與礦主的討價還價。礦主由於還債心切,最後雙方很快以原價八折的價格成交了。協議剛達成,一位美國商人就開采銅礦。

因而,王光英的這次果敢決策,為國家淨賺了2500萬美元。試想,要是他麵對信息猶豫不決,瞻前顧後,那批車肯定就被那位美國商人捷足先登了,2500萬美元也會進了別人腰包。

善於觀察和分析市場行情,關鍵時刻看準時機孤注一擲,把握良機。機會如白駒過隙,如果你不能有足夠敏銳的金錢嗅覺,可能也抓不住機會,隻有在別人成功時慨歎:“我本來也可以成為富翁的!”

抓住了財富的信息,還能發一發機會財。

1862年,美國內戰正酣。由於北方軍隊準備不足,前線槍支彈藥十分匱乏。這個消息不脛而走。在摩根的眼裏,這又是一個賺錢的好機會。他和克裏姆合作設法從華盛頓軍部的槍械庫裏買了5000支老式步槍,轉手以高價賣給了北方軍。北方軍用槍急切,買了舊槍也並並不在意,而摩根卻大賺了一筆。

信息要是不對稱,而你是占上風的一方的話,就要立即抓緊機遇,該出手時就出手,才能讓你所覬覦的財富盡入囊中。

把握好信息轉化為財富的關鍵點

沒有什麼不可以做的生意,任何一種生意都是有人賺錢有人賠本,關鍵是要對市場行情有深刻的把握,當別人都認為某種生意不可能賺錢的時候,也許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賺大錢的好機會。

市場行情有漲有跌,經濟狀況同樣有繁榮也有蕭條,這些都不是任何人有能力改變的,或者能未卜先知的。企業要做大做強,不僅要善於把握住經濟景氣時出現的熱門機會,還要盡量把握住經濟不景氣時出現冷門的機會。台塑企業董事長王永慶就是一位善於在經濟不景氣時把握冷門機會的傑出代表。

台塑於1954年創立,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台灣最大的民營企業。目前,台塑共計擁有台塑、南亞、台化等20多家關係企業,分別在美國、印尼、中國大陸和台灣省設有工廠。此外,台塑還擁有龐大的教育和醫療機構。

1954年,王永慶投資塑料業時,當時台灣對聚乙烯化合物樹脂的需求量很少,更何況台灣還有幾個加工廠獲得了日本人供應的更廉價的聚乙烯化合物樹脂。這對台塑的打擊很大,一度麵臨倒閉的厄運。麵對這一現實,王永慶經過反複研究,做出了令人吃驚的大膽決策——繼續擴大生產!他認為與其守株待兔,不如勇敢創造市場。隻有大量生產,才能降低成本,壓低售價,從而使產品不受地區限製,吸引更多的顧客。

在將台塑產量擴大6倍的同時,王永慶又創辦了南亞塑膠工業公司,專為台塑進行下遊加工生產。按王永慶的說法,“當時真是騎虎難下”。經過不斷摸索和總結,台塑和南亞的業務開始好轉。

這件事後,王永慶也領悟到了許多經營訣竅。他認為,凡是產品滯銷與市場蕭條的時刻,正是企業鍛煉拚搏的最好時機。經營者要沉著冷靜,咬緊牙關,提高員工整體素質,不斷改善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這樣才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如果有餘力的話,可以擬定一個完善的投資計劃,掌握適當的時機,進行前瞻性的投資,化危機為契機。王永慶說:“賣冰激淩應該在冬天開業。冬天賣冰激淩,生意清淡,必定促使賣者努力改善經營管理,那麼,夏天來臨時,就會比其他後來者擁有更多、更明顯的優勢。 ”

正是基於這種觀點,王永慶在美國石化企業紛紛倒閉、停工之時,卻到德克薩斯州去興建大規模的石化工廠,並先後買下了兩家石化工廠與8家PVC加工廠。

德克薩斯州有一家德拉威爾石化廠,10多年裏虧損累累,三度轉手,美國、英國的許多大石化公司都對它一籌莫展。但是,1981年,隻受過小學教育的王永慶買下了它。1984年,德拉威爾石化廠的損益表上赫然浮現出藍字。

1985年,台灣島內經濟極不景氣,王永慶居然又宣布這是投資的最佳時機,並投資47億新台幣發展資訊電子工業。後來的實踐證明,王永慶的看法確實高人一籌。在王永慶的帶領下,台塑由初入石化界的“實驗室規模”(當時美國人譏諷之語),發展成為聚乙烯化合物樹脂產量居世界第一,並且擁有近20個關係企業的跨國公司。

“冷門”並不是“沒門”,有人說過,當上帝把所有的“門”都關上的時候,他還會為你留下一扇“窗”。做生意也是一樣,別人不看好的“冷門”市場,不一定就“沒門”賺錢,也許“冷門”就是財富之神為你留下的那扇財源廣進的“窗”。

科學篩選,獲取有用信息

信息當然重要,但身處信息爆炸的年代,如果一個人不懂得科學篩選,就會陷入繁雜的信息洪流中。遇到有用的信息固然使你受益,但接收了有害或垃圾信息則隻會混淆你的視聽,讓你看不清前路。

當今社會,“信息”一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中,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詞語,尤其是在生產經營方麵用得最多。不但工商業方麵需要掌握信息,農村從事種、養、加工業同樣需要掌握信息。

?信息就是消息、資料、數據、情報、知識等的總稱。它能溝通發布者與吸收者的聯係,為吸收者所用,使事件不確定性減少,確定性增加。

市場經濟時代,準確地掌握和取得可靠的信息資源,是決定生產經營成敗的關鍵。信息靈通、準確可靠就能為產品的開發銷售打開通路,可以說經濟信息是進行生產經營決策的依據,是加強經營管理的手段,是發展商品經濟的基礎。新時期的農民,應掌握獲取信息的能力和本領。重視信息的作用,有效利用信息,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一個信息閉塞者,無論如何是不能開啟致富大門的。

一個經營者無論是辦企業搞經營,還是開商店做生意,沒有不圖賺錢、不講盈利的。但要賺錢盈利,首先必須知道搞什麼經營有錢可賺,做什麼買賣有利可圖,也就是說要充分了解市場行情,掌握市場動態。假若對市場情報信息一無所知,就無從進行經營決策,即使鬥膽作出的經營決策,所產生的經營行為也是盲目的和冒險的,甚至是徒勞的和得不償失的,更談不上有把握賺錢盈利了。

因此,在所有賺錢門道當中,“知”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先決條件,把握不了一個“知”字,也就把握不了賺錢的機會。

知,對一個經營者而言,就是要知曉信息。世界企業界有這樣一個共識:“信息就是財富,信息就是資源。”我國經商界也有這樣一句行話:“信息不通,六脈不合;信息駕到,招財進寶。”這種中外一致的說法,充分證明了知曉信息的重要性。

在市場經營活動中,正確的經營決策,是實現盈利的有效保障,而正確的經營決策,則是建立在信息這一基礎之上的。離開了及時、準確和完整的信息,任何經營決策隻能是盲人騎瞎馬——胡衝亂撞,其結果不僅盈不了利,最終還可能會碰得頭破血流。

河南鄭州市有位姓趙的私營企業家,因長著一對寬闊的大耳朵,人送名號“趙大耳”。可趙大耳空有這副超凡脫俗的“信息設備”,他在搞經營方麵,從不擅長耳聽八方,捕捉市場信息,往往隻是憑自己的直覺行事,豈不知自己的直覺也有失靈的時候。

1993年初,趙大耳發現本市出租汽車業勃然興起,發展迅猛,自認為投資出租汽車業必定能大把賺錢,遂托關係走後門,從銀行貸出300萬元資金,購進了20輛桑塔納牌小轎車,創辦了一家出租汽車公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