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日常用品
凡價格在500元以下的物品皆歸此類,如燈具、電話、餐具、炊具等。這些低值易耗品多而雜,難以逐一羅列,可大致估算,無須太具體精確。
③現金和有價證券
包括現金、儲蓄存款、股票、債券等,每天有市價可以進行計算,市值是資產,減去借貸即淨值。
④古玩字畫
家庭收藏的古董字畫等,須請有關的專家為你估值後匡算。
⑤生意資產
計算一家公司或者是小店鋪的淨值會比較複雜,但其原理和前麵的計算方法一樣,例如產業、工具、存貨是資產,借貸及應付款是負債。
類似這樣的統計,最好是每月和每季統計一次。一般來說每半年或一年必須結算一次,因為這樣的統計可以告訴你,萬一有需要時,你可能籌集到多少資金,這對增強投資理念,加強今後資產管理,挖掘盤活家庭資產會有所幫助。此外,當保險公司需財產清單時你可隨時提供。同時:通過與上年統計表對比分析,一年家政管理業績一目了然,對今後當家理財有借鑒作用。
(3)建立備忘、提示檔案
為防止定期存款和債券到期、借貸往來遺忘,可建立家庭財產備忘、提示檔案。
①儲蓄存款備忘檔案
將個人存款按時間順序逐筆登記存入日、存款金額、賬號、存款期限、存款銀行等五個要素。哪筆存款到期,一查登記,一目了然。每到期一筆,就劃掉一筆,並在後麵記錄結清日期和所獲利息。這樣既能有助於掛失,又能明確每筆存款的支取與否,避免記憶差錯。
②債券、股票提示檔案
因國債、企業債券到期後,就不再計息,因此設立債券檔案時應著重將到期日專門設為“特別提醒”。股票的買賣應及時以交割單作為記賬憑證,登記股票買賣明細表,這樣既便於自己隨時查詢股票和資金狀況,又可為日後結算盈虧情況提供依據。
③個人經濟往來檔案
生活中,誰都可能借錢給別人,成為債權人,也有可能向別人借錢,成為債務人。借也好,貸也好,不管錢多錢少,除寫好借據外,最好是自己用筆記本記載清楚,以便到時索回或歸還。
(4)收集投資標的的有關資料
磨刀不誤砍柴工。投資成功的人士一般都比較注重對投資對象資料的收集,如財務報表、人事變動信息、價格行情等,並對這些資料進行深入研究和細致分析,從而才能準確了解和把握投資對象的發展脈絡,以提高投資決策的可靠性和正確性。例如,你想投資一家公司的股票,除了要從正常渠道獲得該公司的經營狀況等文字、數字資料外,還應當注意收集該公司所處行業和所在地區的有關資料。通過分析這些資料,你就能夠判斷出該公司的內在價值到底有多大,該公司的股票市價是高還是低,該公司在所在行業的地位,該公司所在行業是優還是劣,有了這些信息就可幫助你做出正確的投資決斷。
在對投資對象資料收集上還應努力做到二次加工。因為現在金融市場上的各種資料相當多,如果見了資料就一股腦兒收集下來而不對其再次加工,要不了多久,你的居室就可能變成雜亂無章的資料庫,使你眼花繚亂,反而不知道哪些資料有用,哪些用處不大,哪些無用。因此,收集資料要有取舍,要有比較,要有分類,這樣才能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使死資料變成活情報,幫助你做出正確的判斷。
定期檢查你的財務狀況是否健康
健康的家庭財務狀況,應該有良好的資產負債結構、足夠的緊急備付能力、不單一的收入來源、量入為出的財務負擔、良好的資本積累習慣,和穩健的投資理財能力。
人的健康體檢是為了及時發現身體存在的問題與隱患,及時做出治療,防患疾病進一步惡化,保證身體健康。而對自己的家庭財務進行檢查是為了發現日常家庭理財過程中存在的誤區與隱患,這些誤區與隱患如果不及時發現,易造成累積爆發,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隻有及時發現並消除理財隱患,你的家庭財務才能處於安全的狀態,才能更好地應對危機。
檢查家庭財務狀況是否健康主要通過家庭財務比率來進行分析,財務比例分析是指通過客戶的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中若幹專項的數值之比進行分析,從而找出改善客戶財務狀況的方法和措施,以期實現客戶的目標。
健康的家庭財務狀況應該滿足以下幾種情況:
1、良好的資產負債結構。
用資產負債率來衡量,合理的資產負債率在20%至60%之間,小於20%,說明您沒有充分利用自己的信用額度,如通過低息的住房貸款來進一步優化財務結構;高於60%,意味你的財務狀況不容樂觀,可能會出現資不抵債的局麵;
2、足夠的緊急備付能力。
用緊急預備金倍數(流動資產/月支出)來衡量,合理的緊急預備金倍數在3至6倍之間。流動性資產是指在急用情況下能迅速變現而不會帶來損失的資產,比如現金、活期存款、貨幣基金等。一般而言,如果你的流動性資產可以滿足其三至六個月的開支,即緊急預備金倍數在3至6倍之間,則認為你具有足夠的緊急備付能力。對於一些有收入保障或工作十分穩定的客戶,一般情況下建議無需存有大量的現金儲備,其餘的資金可以投資更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以獲得更多的投資收益。
3、避免過於單一的收入來源。
從家庭的收入來源來看,如果收入來源較為多元化,那麼家庭收入就具備了一定的穩定性,不用擔心因為某一項收入的中斷而給家庭帶來的風險。如果一個家庭收入來源過於單一化,這個家庭就麵臨著一定的風險。對於一般居民來說,可以通過增加理財收入的比重來分散自己的單一收入風險,這項指標用財務自由度(年理財收入/年支出)來衡量,合理的財務自由度在20%至100%之間。
4、量入為出的財務負擔。
一個家庭適合負擔多少債務,應當根據家庭的收入情況而定,如果不顧家庭實際而盲目貸款,則會嚴重影響家庭生活質量,甚至有可能因收入減少影響還債,而被加收罰息直至被銀行凍結或收回抵押房產。時下,“房奴”一族越來越多,大家在貸款之前應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好好算一下自己的財務負擔率(年本息支出/年收入),並將這一比率控製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從財務安全角度看,個人的財務負擔率在20%至40%之間,其財務狀況屬於良好狀態。如果客戶的財務負擔率高於0.4,則繼續進行借貸融資會出現一定的困難。
5、良好的資本的積累習慣。
理財的第一步就是需要進行資本的積累,隻有這樣家庭資產才能更好地實現保值和增值。一個家庭樹立起“先存再花”的觀念,適當的有所儲蓄用於投資,“未雨綢繆”,還是應該的!儲蓄比率(盈餘/稅後收入)是客戶現金流量表中盈餘和收入的比率,它反映了客戶控製其開支和能夠增加其淨資產的能力,合理的儲蓄比率在30%-60%之間;
6、穩健的投資理財能力。
事實上,影響未來財富的關鍵因素,是投資報酬率的高低與時間的長短,而不是資金的多寡。投資與淨資產比率將客戶的投資資產除以淨資產數值,求出兩者投資之比。這一比率反映了客戶通過投資增加財富以實現其財務目標的能力。建議您將投資與淨資產比率保持在0.5以上,才能保證其淨資產有較為合適的增長率。
為了富裕,請你走出理財的誤區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學會用“理財”的眼光來審視財富。不過,很多人卻發現投入了時間、投入了精力、投入了金錢,卻總是不得要領。理財有哪些誤區?
理財市場以超常規速度發展的同時,理財也正成為一種全民運動。如果說前幾年理財對很多人來說,還是個新生事物的話;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學會用“理財”的眼光來審視財富。不過,正是在這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很多人會發現投入了時間、投入了精力、投入了金錢,卻總是不得要領。原因何在?恐怕你在不知不覺之中,也已陷入了理財的誤區。
沒有誰願意身陷於誤區的泥潭之中,如何走出這些常見的理財誤區?
1.改變幾個觀念
十多年前有一本暢銷書叫做《思維的誤區》,很多人從這本書找到了新的思維角度。這本書中有過這樣一句話,思維走入誤區,必將導致行動上的失敗。如果把這句話引申到理財上,也是一樣的道理。因此,走出理財誤區,也離不開觀念的改變。
或許在四五年前,對很多人提及理財的時候,他們要麼把手一攤:我無財可理;要麼搖頭拒絕,日子過得好好的,理財有什麼用。可是正所謂風水輪流轉,當理財已經成為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時候,卻發現,有的人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每日每夜為錢財奔波勞碌不得自拔,卻始終不知這樣辛苦理財究竟為的是什麼。究竟是為了存折上的數字,還是為了現實中看得見、摸得著的每一分、每一秒?因此,首先需要改變的觀念便是對財富和生活的觀點,須知,理財僅僅是手段,而絕不是目的,隻有這樣才能夠讓我們擁有更好的心態去管理財富、享受財富。
走出理財誤區,也需要擺脫常見的思維桎梏,像“羊群效應”(即“從眾效應”,指人受多數人影響,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就是投資者們最難以擺脫的誤區之一。任何投資行為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投資者隻有在了解自己、了解市場的基礎上做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決策,才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任何盲目聽從他人意見或“隨大流”的行為,非但不能降低投資風險,反而容易給自己的投資帶來更大的損失。
而在實際的理財操作過程中,錯誤的理財觀念也會導致誤入歧途。就拿對債務的態度來舉例子。有的人盲目地向外國老太太學習,為了提前享受不惜高度負債,結果讓自己陷入了債務的深淵,徹徹底底地淪為了銀行的“打工者”,生活水準反而大幅降低,這到底是享受還是受罪?另外一方麵,有的人對債務避之不及,卻不知道合理的負債杠杆,能夠在投資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盲目地與眾多追之不來的機會擦身而過。
2.記住幾個概念
理財離不開投資工具的合理使用。使你身陷誤區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對投資中的概念缺乏足夠深入的了解。
投資收益率是我們必須記住的第一個概念。人們總喜歡把投資收益率視為選擇投資產品的“剛性指標”,可是你可知對於不同結構和不同投向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實現的機率往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如果盲目聽信了“預期收益率”的預測,恐怕你在投資中難免會栽跟頭。值得一提的是,在對收益率的誤讀中,使用“平均年化收益率”來代替對產品的收益預期也越來越典型。平均年化收益率是依據產品多年來的投資表現,以年化的方式計算出來的複合數據,來自於曆史表現和統計規律。但在較短的投資期限內,卻往往會與實際年收益產生較大的背離。
第二個概念是投資期限。看上去“期限”這個詞語與投資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成功的理財其實是由一個個不同期限的理財目標銜接組合而成,隻有當我們的理財方式與這些理財目標相匹配的時候,才能達成我們的目標,而期限就是其中的一個關鍵要素。
保險產品的屬性是我們強調的第三個概念。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保險產品既複雜又難以理解,事實證明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投保不當的誤區,用“上錯花轎嫁錯郎”來形容可謂是貼切。有的人把保險當成投資,卻不知保險的投資功能存在著諸多的前提限製;有的人胡亂投保,家庭支柱保障全無,卻給沒有經濟能力的子女大筆投保,殊不知,一旦出現家庭風險,這樣的投保計劃會給家庭經濟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3.多做幾道算術
有時候你會發現,誤區的來源竟是如此簡單,簡單到隻需要幾道算術題,就可求解出其中的奧妙。
每個人的認知能力都是有限的,在理財的過程中誰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誤區的產生。或許詳細的羅列,我們可以找到更多的理財誤區,但在這些誤區中找到自己影子的同時,最重要的還是撥亂反正,早日走出理財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