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粗心女人的壞習慣(5)(1 / 2)

此外,喝豆漿時也不要加雞蛋及糖,不要喝得太多。飲食禁忌是中醫裏一個重要的概念,因為任何食物都有寒熱溫涼的屬性,它們之間會發生相生相克。食物搭配好了,可以功效倍增;搭配錯了,則會降低營養的吸收,嚴重的還會引起中毒反應。

早上喝豆漿的時候吃個雞蛋,或是把雞蛋打在豆漿裏煮,也是許多人的飲食習慣。豆漿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很多營養成分,單獨飲用有很強的滋補作用。但其中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它與蛋清中的卵鬆蛋白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荷包蛋的習慣。其實,雞蛋和白糖同煮,會使雞蛋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賴氨酸的結合物,這種物質不易被人體吸收,對健康會產生不良作用。

席間不離生食

你把生食當成一種格調食物,而且經常食用,是因為你對它了解得太少。生食吃太多會影響到健康和健美。

在許多明星的推波助瀾下,生食運動正從“旁門左道”變成主流飲食習慣,大有向全球擴展之勢。很多生食深受都市女性的歡迎,然而,不是所有天然食物都可生食,某些食物生食不僅提供不了營養素,而且會損害人體健康。例如,許多時尚的女性偏愛生魚片,雖然生魚片味道鮮美,但生魚片內有華支睾吸蟲等多種魚源性寄生蟲。

未經加工或烹調過的天然食物,存在一些能阻礙或抑製營養素吸收的成分,即抗營養因子。它們本身對人體並無毒害,但通過對營養素的抑製和幹擾,就會造成肌體對某些營養素的吸收障礙,從而讓人缺乏營養,影響健康與健美。

蛋白質是構造修補肌體組織和參與調節多種代謝活動的重要營養素。一些天然食物卻含有蛋白酶抑製劑,能抑製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多種蛋白酶對食物蛋白質的分解作用,使蛋白質不能被人體完全吸收。所有豆類都含有胰蛋白酶抑製劑。生雞蛋含有抗酶蛋白質,能使雞蛋內其他蛋白質不能與消化道的蛋白酶接觸,影響蛋白質的吸收。如果長期生食這些食物,就會引起蛋白質營養不良症,表現為皮膚粗糙、彈性差,毛發稀疏、變色,表皮產生色斑等。

維生素是維持身體健康必需的一種調節物質,在物質代謝中起重要作用。某些水產品,如蝦、鯉魚、鮮魚等體內存在一種硫胺素(維生素B1)酶的抗營養因子,可使硫胺素失去活性,造成硫胺素缺乏,產生脂溢性皮炎、帶狀皰疹及腳氣病等症。生雞蛋內的抗生物素蛋白可與生物素結合,使腸道不能吸收這種維生素,時間久了會產生皮炎、皮膚幹燥、粗糙,出現脫屑性斑點等生物素缺乏症。

礦物質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營養素。菜花、卷心菜、蘿卜等蔬菜含有致甲狀腺腫因子,可阻礙甲狀腺對碘的作用,引起甲狀腺腫、肥胖、頭發幹枯等症。大多數穀物含有較多纖維和植酸,部分蔬菜,如菠菜、大蔥等,含有較多的草酸,它們均可與鈣、鎂、鐵、鋅、銅等礦物元素結合,影響人體吸收。長期下去會造成微量元素缺乏症,使皮膚變性,頭發結構和顏色變化,指甲生白斑等一係列病變。

選擇食物不僅要講究營養,還要講究食用方式,不能生食的就要注意烹調加工,以趨利避害。比如,菠菜應先燙一下再炒或做湯,以去掉過多的草酸。

“萬能”的保鮮膜

保鮮膜能保鮮,但不一定保健。你從超市或者是水果攤上買回的用保鮮膜包好的甜瓜,可不要直接下口就吃,最好把外麵一層切掉才保險。

隨著冰箱的廣泛使用和微波爐的普及,保鮮膜已經成為許多家庭的必備品。在女性們認為保鮮膜應該是既保鮮又衛生,對人體健康應該沒有危害,於是,節約的女性們的習慣動作是,無論剩菜剩飯還是沒有吃完的水果,都用保鮮膜一蓋,第二天,從冰箱拿出來接著吃。

然而,有些保鮮膜不符合衛生指標,用這些不合格的保鮮膜包裹食物,顯然對人體有害,而且,即使是合格的產品,也會因為使用不當對身體造成危害。

保鮮膜大概分3種材料: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可以不增添任何增塑劑催塑,所以它不含任何其他的東西,應該說在衛生安全方麵是可以保證的。聚偏二氯乙烯因為加工比較複雜,所以對加工企業應該說有一定的難度,安全性也還可以。要注意的就是聚氯乙烯的保鮮膜。這種保鮮膜因為內部可能含有一些苯環類的增塑劑,在接觸油脂類食物的時候,它會滲透到油脂中,給人體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