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鄉村夜話
那個年代沒有電視、更無電腦和手機,遊戲和網絡也不知道是何物。能有一本《什麼的演義》或訂一份報刊雜誌,哪怕是似懂非懂地看著《農業科技》,在鄉村那他也算是相當有學問的人了!至於《聊齋》……
炎熱的夏夜,繁星滿天,青蛙低鳴螢蟲亂飛,偶爾也能聽見一聲淒厲的鬼哭狼嚎聲……
而鄉村人們,坦然地坐在大樟樹下一邊輕搖著蒲扇一邊相互講述一些驚心恐怖的神鬼故事。
湘村紀事
第十四章鬼故事
山村居士唱曰:“河中的石頭上山坡,牛有鬃毛馬長角,老鼠咬了貓耳朵,狗騎山羊雞變鵝……這些怪事哪算事?半夜遇到鬼咬你的腳!……”
年少時,我在鄉村認識這個山村居士。
這人寫得一手好毛筆字,所以鄉村不管哪家辦紅白喜事,都要請他去寫對聯。
他沒事時還常給小孩們講一些匪夷所思的驚恐鬼故事,而小孩給他的報酬就是從地裏偷一個西瓜、三五根黃瓜或幾個涼薯給他。下麵是他給我講的幾個鬼故事,我再把這些故事用文字記載下來。
故事一、夜過沙子嶺
這是一個發生在六十年代中期的故事。那時的農村剛剛經曆了三年困難時期,雖說已經走出了最嚴重的饑荒歲月,可農民的生活狀態依然很差,許多家庭是青黃不接,吃了上頓沒下頓。這不,靠山村的一位村民力生提了一盞馬燈,正從十裏外的妻舅家往回趕哩。妻舅借了三十斤大米給他一家度荒,他得連夜回家,不然會耽誤明天生產隊的出工。
此時已是夜裏八點多鍾,月亮還未升起,卻也是繁星當空,所以天不是很黑。力生肩扛一袋米,手提一盞昏暗的馬燈,低頭往前趕路。此時已到沙子嶺腳下,力生不由遲疑了一下。
沙子嶺是一座遠近聞名的山,它的出名不是因其風景有多好,也不是有什麼廟宇古刹,其實它隻是一座十分荒涼的滿是沙石的小山包,稀疏地長著一些高高矮矮的樅樹(鬆樹)。沙子嶺的出名是因為它在當地的恐怖用途。在那饑荒之年,或病或餓死了不少人,特別是小孩夭亡更是出奇地多。童謠唱道:“可憐可憐真可憐,記不記得六零年?大人吃三兩,小孩吃六錢!”大人要參加體力勞動,每天三兩口糧哪夠?小孩每天口糧是半兩多一點,所以很多小孩被活活餓死!當地凡有夭亡的小孩都是埋在這沙子嶺。據說這裏經常鬧鬼,這些鬼人們稱之為魈,它們都是小孩死後不懂投胎的靈魂化成,每到夜晚都在沙子嶺上嬉戲耍鬧,作弄恐嚇路人。力生聽老輩人說過,曾有好幾個人在沙子嶺被鬼魈嚇死或嚇瘋。力生有點怕,想繞道而行,轉念一想這一繞道就要繞上七八裏路,而且道路不太熟,馬燈裏的煤油也不多了,摸黑回去不知要到什麼時候?他就硬著頭皮上了山路。他越走越覺得陰森,不敢往四周看,隻是放慢了腳步低頭走著。山路快過一小半,力生覺得眼前道路和樹叢較以前更昏暗許多。一陣夜風吹過樹叢竟然嗚嗚作響,如同有很多人在哭泣。
正猶豫間,突然聽到有嘻嘻哈哈的說笑聲傳來。力生四下一望,見前麵不遠處或坐或站著幾個孩子。力生的頭發頓時豎了起來,頭皮也開始發麻,腳也不聽話地打顫。第一反映告訴他,不好,自己今晚遇到鬼魈了!
那幾個孩子見了力生過來頓時雀躍起來,紛紛圍將上來七嘴八舌地喊叔叔。還有一個過來搶力生手中的馬燈,力生不讓他搶,隻得肩扛一袋米一邊團轉著身子一邊往前突奔。腳下一雙拖鞋將腳扭了幾次,差點將自己絆倒。他索性將拖鞋脫下來插進衣袋,光著腳丫跑。也不知奔了多久,跑了多遠,直到聽不到那群小孩的喧鬧,他才敢放慢下來,穿上拖鞋,四下張望著小心翼翼地繼續趕路。這時才發現馬燈不在自己手裏,也不知是被那幫小鬼搶走了,還是跑丟了。幸好這時月亮升起來了,朦朧的月光下雖然看得不太分明,但還不至於迷路和摔倒。力生一路奔跑早已是渾身大汗,這時夜風一吹,感覺渾身冰涼冰涼的,不由打了個哆嗦。
突然,他大氣不出地僵立著,盯著右方二百來步遠的地方,雙眼發起直來。一直以來在農村口口相傳的恐怖一幕,這時便出現在力生的視線裏:一隻狐狸正麵向才升離地麵二丈來高的初升月亮,如人一般站立,一對前瓜向下勾縮,朝月亮作揖祭拜。力生知道這是狐狸掘墳挖吃人心前的祭拜儀式。狐狸要想成精化仙,就得吃新死孩子的心髒,每吃一個小孩的心髒狐狸的尾巴上便長出一個球花,滿了九個球花便成為九尾狐狸可以長生不死,完成成精的第一步。狐狸在吃小孩的心髒時是不能讓人看見的,一旦有人看見,狐狸必須要咬死看見的那個人免得他往外說泄漏了天機。眼下那狐狸祭拜完畢,便開始用一雙前瓜奮力地掘沙,不一會就將淺埋不深的死孩拖出,對月亮又是三拜後就要開始挖吃心髒。
力生看得頭發倒豎,心跳加速,怔了好一會幾乎喪失知覺。突然他丟下肩上的米袋,亡命般亂跑起來。“啪打…啪打…”身後響起一種奇怪的聲音,力生跑得愈快,響聲愈急促,愈迫近,仿佛就在自己身後如影隨形。更讓力生覺得可怕的是,不知何時後麵開始有沙子撒過來,紛紛落在力生後背和頭上。此時的力生終於忍受不住,精神幾近崩潰,一路跌跌撞撞瘋跑,狂喊大叫起來。
“砰”額頭挨了重重一擊,再跑又是“砰”的二下,分別擊在前額和雙膝上。此時的力生不能再跑,完全喪失了意誌,癱軟在地雙手死命地擊打著自己的後背和頭,口中卻拚命地大喊:“鬼!鬼!不要打我!不要!不…”喊得聲嘶力竭,喊得陰森恐怖,滿山回蕩著“鬼!鬼!鬼!……”這淒厲的聲音,似有千萬隻鬼魈在遙相呼應,嚇得那隻想要成精化仙的狐狸,棄了孩屍跑得沒了蹤影……
天亮後,縣公安局接到報案,沙子嶺發現一具男屍,立即張榜征求破案線索。
第二天有一男人帶領幾個孩子來到縣公安局,他說昨晚自己帶這幾個孩子從沙子嶺那邊的嶽丈家回來,因自己將鑰匙遺在嶽丈床上便返身去拿。回到山邊時,聽孩子們說有一位叔叔剛剛背了一袋東西,打著一盞馬燈從那裏過。後來我們聽到一陣恐懼的哭喊聲……
又過幾天,縣公安局公告說,死者叫李力生,因見狐狸夜裏挖死屍吃,心生恐懼慌亂逃跑。加上自己所穿拖鞋聲響及帶揚起的沙子所嚇,致使精神錯亂,撞樹而亡雲雲。
居士曰:世上本無鬼,疑心暗生之。不是鬼害人,終是人害己!
故事二、替鬼收賬
居士道:這是我在鎮上做文書時聽來的一個故事。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那時鄉鎮最主要也是最頭痛的工作,就是計劃生育和收上交款。為了加強工作力度,從各村抽調了一些不怕死的能“吃鐵屙鋼”的角色協助鎮上工作。其中有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名叫毛佬,他家住在鎮集,中年未娶,孤身一人。平時好吃懶做,主要靠做扒手、替死人洗澡穿衣和替人收賬三種功夫糊口。
話說這天,毛佬替鎮上工作隊收了一天的上交款,回家時已是夜裏十點多了。他一人黑燈瞎火地往自家走,突然聽到有人在叫“毛佬、毛佬”。他停住四下張望,不知何時自己麵前站了一人。
毛佬說:“是你叫我吧?我不認得你呀。”
那人說:“認不得我沒關係,我認得你毛佬。走,我倆去喝一杯,我有事求你幫忙。”
於是倆人來到鎮上一家小餐館,那人選了靠裏邊的一張桌,要了二斤二燒米酒,還有老醋花生米和幾樣小菜,與毛佬對飲起來。酒過幾巡,毛佬有點微醉,隻聽那人說:“我是縣城的,今天特地來找你幫忙,替我收一筆舊賬。”
毛佬迷迷糊糊的聽他說下去,總算是明白了他所求何事。二年前,這人與本縣一個叫伍冬生的人合夥做販運黃花菜生意。後來因故生意沒做成,他想把自己的五萬六千元本錢要回來。
毛佬問:“你自己怎麼不去要呢?”
那人說:“我去要,伍冬生不會給的。”
毛佬奇怪地問:“我去要他就會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