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村紀事
第三十七章唐高手
在湘南有句俗話叫做:“打不過東安”,意思指東安出武功高手,周邊縣市無人能敵。這句話起源於一個叫唐開瑾的人。
唐開瑾是個名副其實的武功高手,當地人稱其為“唐高手”。
永州府西南方黃田鋪與東安交界之地有一小村莊,名叫鳥塘鋪。村子依山而建,山後丘陵連綿起伏,山上樹林茂盛,蒼翠欲滴。村外小河環繞,河水清澈見底。據《風水略》記載,此山兩邊群山環抱展翅如飛,形如栩栩如生的大鵬展翅。
有詩為證:
紫氣東來鳥塘鋪,昆鵬展翅衝雲舞;
湖湘名地三十六,此乃江南第一福。
鳥塘鋪是天福之地,日後果然人才輩出,如唐本有、唐生智等,暫且不表。
話說,鳥塘鋪有一落第秀才,年方二十有五,父母早年雙亡,留下家中幾十來畝肥田,收入頗豐。落第秀才仗著家中富有,喜結交江湖豪傑,平日裏家中高朋滿座,舞拳弄棒,喝酒吟詩,遠近聞名。
民?國元年仲夏的一個晚上,落第秀才到東安牛仔塘的朋友家與一班江湖朋友喝酒鬥詩,切磋武技,大醉而歸。行至離鳥塘鋪三裏處的地方,腳下突然被一物絆倒,起身查看,發現路中間有一中年男子橫臥,隻見此人雙目緊閉,隻有呼氣,不見吸氣,生命危在旦夕。落第秀才見狀,俠義之心頓生。於是落第秀才用大拇子緊緊地按住中年男子的人中穴,不一會兒中年男子發出一聲痛苦的呻呤,落第秀才呼喚幾句仍不見其蘇醒,便把中年男子背回家中,叫來郎中醫治,這一住就是半年。
各位看官,你道此人是誰?他就是清末武狀元張憲周的關門弟子吳培元。此人不僅武功十分了得,更是滿腹經論,出口成章,寫得一手好字。吳先生遊走於永州府周邊地區,專為他人算命、寫書信、寫狀紙、寫對聯,偶爾也為他人治療跌打損傷和小醫小病。隻可惜當時戰火紛飛,世道混亂,吳培元被迫遊走江湖,過著半隱居的生活,被生計所迫,生病暈倒路中。
再說吳先生在落第秀才家得到了很好的照料,待身體完全康複之後,吳先生為感謝落第秀才的救命之恩,執意與落第秀才義結金蘭,不日便離開了落第秀才的家,繼續他的江湖生活。
到了民?國十年,落第秀才的兒子出生了。吳先生再次到了永州鳥塘鋪,他抱著秀才的兒子仔細端祥一會,便笑著對秀才說:“恭喜賢弟喜得龍子,此子將來必有厚祿,老哥我要收他為義子,不知賢弟可否應允?”
落第秀才是個明白人,在吳先生養病之時,落第秀才已知吳先生的身份,今日吳先生主動要認義子,心裏明白他的用意,真是求之不得,哪有不答應之理。就這樣,落第秀才的兒子成了八字先生的義子,並為他起名為唐開瑾。
唐開瑾從小聰明過人,從三歲起跟隨吳先生習文練武,長到十五歲,唐開瑾學有成就,棋琴詩畫有模有樣,十八般武藝樣樣拿手,特別是吳先生的獨門暗器蝴蝶竹葉鏢更是百步穿楊得心應手,二米高房屋飛身而起,行走在瓦上落腳無聲,踏雪無痕,正映了名師出高徒的那句話。
某日,吳先生對落第秀才說:“賢弟,為兄已將全部所學傾力相授,此子聰慧過人,待在鄉下隻會影響他的前途,不如讓他到外麵長長見識”
落第秀才長跪拜謝:“大哥此恩無以為報,開瑾前途全憑大哥作主”
就這樣,唐開瑾懷揣著吳培元的書信,在村口拜別了父母和義父,隻身來到了上海,找到了吳先生的大師哥清水先生。清水先生在當時國立暨南大學教書,唐開瑾通過清水先生的推薦,並以高分成績順利進入了國立暨南大學讀書。
清水先生膝下有二男一女,女兒年方十五,才貌出眾,是清水老人的掌上明珠,單名一個娣字,深得清水先生的摯愛。開瑾到上海讀書就住在清水先生的家中,他不僅學習勤奮,成績優秀,而且在清水家中非常勤快,大大小小的家務事搶著幹。清水先生看在眼裏,喜在心裏。
好景不長,開瑾在上海的第二年,抗日戰爭就爆發了,在撒離上海時,清水一家被日本飛機炸死,清水先生臨死前把娣的手交到開瑾手中,還沒有說完“帶娣回永……”便離開了人世。
原計劃開瑾要跟著清水先生回山東老家,沒想到清水一家橫遭此劫,開瑾便遵照清水先生的遺願,把娣帶回鳥塘鋪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