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村紀事
第四十九章木魚是盤菜
“魚”“餘”同音,過年吃年夜飯餐桌上擺條魚討個好彩頭,圖個吉利,預示:連年有餘。
在祁東西北高山地帶,過春節的時候,席上總是擺著一條“魚”。這魚昂頭翹尾,是用木頭雕刻成的。這在當地竟成了一種風俗,說起這木頭魚來,確實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在很久以前,祁東西北角的高山腰上,住著父女二人。父女相依為命,過著十分貧苦的生活,如同喜兒與楊白勞。爺老子(祁東對父親的稱呼)叫山伯,已年過花甲,身子多病。女兒叫靈妹子,才十七八歲。
有一年,快過年的時候,突然大雪封了山。靈妹子知道爺爺平生最愛吃魚,很想弄一條魚來,可哪裏下得了山?靈妹子心裏很焦急。靈妹子最愛她的爺老子了,她總想過年時讓爺老子能吃到魚。可她左想右想還是沒有辦法,直急得她團團轉。靈妹子無奈,隻好想了另外一種法子。
在吃團年飯的時候,桌上突然擺出了一碗昂頭翹尾的“魚”來,還是熱氣騰騰的哩。爺老子見了,真是喜笑顏開,卻又感到好生奇怪,於是就盤問起女兒來。靈妹子心裏挺難過,卻又滿臉笑容地對爺爺說:“魚嘛,是神仙送來的哩。”
山伯心裏又驚又喜,真有這樣的好事?他喝了一口香甜的米酒,就笑眯眯地伸著筷子去夾魚吃。靈妹子急忙阻攔說:“爺老子,人家過年吃魚,吃了魚就沒了,就討不到好彩頭。咱家的魚是神仙送來的,我們要留下來,等過了年以後再吃,也好圖個好彩頭。”山伯見靈妹子說得在理,笑笑說:“閨女說得好,留下來!這叫連年有魚(餘)。”
到了正月初二,天氣晴了,靈妹子的未婚夫拜年來了。郎古子(祁東對女婿的稱呼,有時也泛稱女兒選定了的對象)一來,山伯自然歡喜不盡,頭一天就把那條“魚”端了出來。靈妹子急了,把爺老子喊到一邊去,細聲細氣地說:“爺老子呀,才過大年,按規矩餐餐桌上要有魚唄,不能把那魚開頭一餐就吃了。”山伯聽了,也覺得有道理。就這樣,那碗“魚”每餐端進端出,直端到郎古子要走的那一天。
那天清早,靈妹子不讓未婚夫曉得,悄悄地下山買回了一條滾壯的大鯉魚,又趕緊把魚煮得又香又甜,悄悄地替換了那碗木頭魚,爺老子還蒙在鼓裏哩。他們吃起這條神仙送來的魚,一家子有說不出的歡樂,因心情舒暢爺老子的病都好了幾成。
後來,到底這件事揭了底,很快地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了。於是好多人都學靈妹子的樣,每到春節,就都做起那種特殊的“魚”來,還形成了一種過春節有“魚”不吃魚的習俗,這種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四十九章完)???????????????????????????????????????????????????